[实用新型]一种防倒吸减压抽滤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8637.5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5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韩宝来;龚子东;侯艳涛;王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D29/085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苏志洋;宋建勋 |
地址: | 45004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抽滤 防倒吸 异径管 瓶体 塞柱 抽气口 本实用新型 真空泵连接 内部设置 槽孔 倒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倒吸减压抽滤瓶,它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包括与所述瓶体连接的前端、用于与所述真空泵连接的末端、和连接所述前端与所述末端的异径管,所述异径管的中部内径大于所述末端和所述前端的内径,所述异径管内部设置有塞柱,所述塞柱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末端和所述前端的内径,所述塞柱的末端设置有若干槽孔。该防倒吸减压抽滤瓶可以有效避免减压抽滤结束后发生倒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仪器,具体涉及一种防倒吸减压抽滤瓶。
背景技术
减压抽滤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过滤方法,在减压抽滤操作中,因抽滤瓶内为负压状态,抽滤结束时,必须先解除真空,否则会造成其他液体倒吸入抽滤瓶内,导致滤液的污染。目前,大部分实验室都使用水循环真空泵与抽滤瓶配套进行减压抽滤,因为市售抽滤瓶抽气口为直通口,经常会发生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循环水倒吸入滤液中的现象,造成实验的失败。因此,设计一种防倒吸减压抽滤瓶可以有效避免抽滤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倒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防倒吸减压抽滤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倒吸减压抽滤瓶,它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包括与所述瓶体连接的前端、用于与真空泵连接的末端、和连接所述前端与所述末端的异径管,所述异径管的中部内径大于所述末端和所述前端的内径,所述异径管内部设置有塞柱,所述塞柱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末端和所述前端的内径,所述塞柱的末端设置有若干槽孔。
基于上述,所述塞柱的两端外径大于其中部的外径。
基于上述,所述前端的内径等于所述末端的内径。
基于上述,用于与真空泵连接的所述末端设有环状凸起。
基于上述,所述瓶体为锥形。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防倒吸减压抽滤瓶它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中安装有塞柱,该防倒吸减压抽滤瓶进行抽滤前,将抽气口的末端与真空泵的抽气口连接,抽滤过程中,所述塞柱外移,所述瓶体内部通过槽孔与真空泵连通,抽滤结束,未解除真空时,塞柱内移堵塞抽气口的前端,避免倒吸液体回流。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倒吸减压抽滤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塞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前端;3.末端;4.异径管;5.塞柱;6.槽孔;7. 环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防倒吸减压抽滤瓶,它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为锥形;所述瓶体1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包括与所述瓶体1连接的前端2、用于与真空泵连接的末端2和连接所述前端1与所述末端2的异径管4,所述前端2的内径等于所述末端3的内径,所述末端3中部设有环状凸起7,避免抽滤时连接软管从抽气口滑脱,所述异径管4的中部内径大于所述末端2和所述前端1的内径,所述异径管4内部设置有塞柱5,且所述塞柱5的两端的外径大于其中部的外径,且大于所述末端3和所述前端2的内径,所述塞柱5的末端设置有若干槽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未经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8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呼吸内科痰液化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试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