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8355.5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4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薛红玉;张昌成;韩永辉;徐兴国;韩明岩;齐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士宝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轴承瓦块 夹板 铜片 定位板 定位孔 铣床 工装 触点 镀铜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二次加工 两端设置 上下两侧 点接触 上表面 相切面 圆弧形 拆下 圆边 装夹 左端 测量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在不需将轴承瓦块拆下将带着本工装一起转移到铣床进行二次加工的工装,方便定位孔的测量,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包括底盘(1)、定位板(2)、夹板(4)和铜片(9);底盘(1)中间为圆形左右两端设置有铣床装夹处(1‑1),铜片(9)与底盘(1)体心位置相同且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板(2)形状为半圆形且设置有两个,分居铜片(9)的上下两侧且与底盘(1)固定连接,定位板(2)的圆边与轴承瓦块的相切面镀铜;所述的夹板(4)可拆卸连接于铜片(9)的正右侧的底盘(1)上,夹板(4)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圆弧形镀铜的触点(4‑1),触点(4‑1)与轴承瓦块点接触;夹板(4)的右端垂直置于底盘(1)的上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技术。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想将产品尺寸加工准,减少重装装夹的次数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误差累积。而推力轴承瓦块是一种精度极高的产品,它承受整个机组在运行中的轴向推力,故推力轴承瓦块厚度的一致性极其重要。在加工过程中,应尽是减少装夹次数,减少误差累积。
传统车铣工装结构是以正面定位装夹,将夹板置于待定位的瓦块的上方,进而拧紧螺母;此结构为现有技术,但从实践中了解到该结构具有一定的缺点,每个推力轴承,存在两个推力面,每个推力面通常布置6-12块推力轴承瓦块,组成一个推力面。推力轴承瓦块背后有一处定位孔,其加工方法为:先将每个推力轴承瓦块的背部定位孔车至相同深度,所有孔深度误差在0.05mm以内,再在背后定位孔中安装调质垫块,重新上铣床补充加工安装了垫块的定位孔的深度,使其重新保证孔深度误差在0-0.05mm以内,因为调质垫块在调质后有变形,故每个垫块厚度不能保证完全一致,所以需要安装垫块后再重新补充加工定位孔深度。
因此现有技术主要有如下两个缺点:1,在装配工作过程中瓦块需要进行多次卸下装载等步骤,造成工作过程复杂;2,传统测量定位孔深的方式,因为有各种装夹工具挡在推力轴承瓦块的瓦背上,影响了深度千分尺的使用,干扰测量,使得测量定位孔深度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需将轴承瓦块拆下进行二次装夹的情况下,将带着本工装一起转移到铣床进行二次加工的工装,并方便轴承瓦块的定位孔的测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包括底盘1和夹板4,该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还包括定位板2和铜片9;所述的底盘1中间为圆形左右两端设置有铣床装夹处1-1,所述的铜片9与底盘1体心位置相同,所述的铜片9固定连接在底盘1上;所述的定位板2形状为半圆形,定位板2设置有两个,分别上下对称固定连接在底盘1上,两个定位板2分居铜片9的上下;两个定位板2的圆边与待定位的瓦块相切且相切面镀铜;所述的夹板4可拆卸连接于底盘1上,夹板4水平位于铜片9的正右侧,所述的夹板4的左端设置有触点4-1,所述的触点4-1为圆弧形,触点4-1设置有两个,触点4-1与待定位的瓦块点接触,触点4-1镀铜;夹板4的右端垂直置于底盘1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所述的每个定位板2均通过两个螺栓3连接于底盘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所述的螺栓3为内六角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所述的夹板4的中间通过双头螺柱Ⅰ6和螺母Ⅰ5连接于底盘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所述的螺母Ⅰ5为六角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所述的铜片9通过双头螺柱Ⅱ7和螺母Ⅱ8连接与底盘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轴承瓦块定位孔车铣工装,所述的螺母Ⅱ8为六角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8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