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散热的光伏汇流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6867.8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3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王善斌;罗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憬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片安装 制冷装置 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 光伏汇流箱 散热风扇 无线装置 循环散热 温度计 加压泵 冷却管 排气孔 箱顶部 内箱 电器元件安装板 排气孔处 散热效果 上下两侧 箱安装 箱上部 箱下部 夹层 内壁 冷却 穿过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散热的光伏汇流箱,包括第一散热片、无线装置、温度计、加压泵、制冷装置、电器元件安装板、冷却管、第二散热片、排气孔、散热风扇、外箱和内箱,所述第一散热片安装在外箱上部,所述温度计一侧安装有无线装置且安装在外箱顶部一端,所述加压泵安装在外箱顶部内壁一端,所述制冷装置穿过外箱安装在外箱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片安装在外箱下部,所述冷却管贯穿第一散热片、制冷装置和第二散热片安装在外箱夹层内,所述内箱设置在外箱内部,所述排气孔开设在内箱四周及上下两侧,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内箱一侧排气孔处,本实用新型冷却范围大、效率高,散热效果好,且实用寿命长,整体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汇流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散热的光伏汇流箱。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企业开始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池板进行发电。光伏汇流箱是用来汇接由多路太阳能光伏组件组成的组串到光伏逆变器的重要中间汇接设备,是太阳能电站,建筑光伏一体化和其他商用中的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所必用的设备。由于汇流箱需要承受直流高压和大电流,且其长期置于野外恶劣环境,冷却范围小,散热效率慢,没有警报装置,很有可能由于温度过高引起事故,而且使用寿命短,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循环散热的光伏汇流箱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散热的光伏汇流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散热的光伏汇流箱,包括第一散热片、无线装置、温度计、加压泵、制冷装置、电器元件安装板、冷却管、第二散热片、排气孔、散热风扇、外箱和内箱,所述第一散热片安装在外箱上部,所述温度计一侧安装有无线装置且安装在外箱顶部一端,所述加压泵安装在外箱顶部内壁一端,所述制冷装置穿过外箱安装在外箱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片安装在外箱下部,所述冷却管贯穿第一散热片、制冷装置和第二散热片,且安装在外箱夹层内,所述内箱设置在外箱内部,所述排气孔开设在内箱四周及上下两侧,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内箱一侧排气孔处,所述电器元件安装板固定在内箱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焊接在外箱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在内箱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片通过焊接固定在外箱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泵焊接在外箱内壁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器元件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内箱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利用加压泵对液体进行循环散热,循环过程中冷却水依次通过了制冷装置、冷却管、散热片、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全程由温度监控器控制,一旦温度超过了零界点,直接进行警报,实现了冷却范围大、散热效率高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整体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散热片;2、无线装置;3、温度计;4、加压泵;5、制冷装置;6、电器元件安装板;7、冷却管;8、第二散热片;9、排气孔;10、散热风扇;11、外箱;12、内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憬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憬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68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