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吸痰的氧气呼吸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4522.9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6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婷;田密;徐嘉蕾;李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婷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东灵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2 | 代理人: | 朱玲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痰 内管 面罩 套管 呼吸面罩 密封盖 氧气 本实用新型 独立空间 过度旋转 患者喉部 患者口部 活动连接 限位凸台 外端部 吸痰管 刺破 滑脱 口部 扩口 内壁 切纹 外壁 外周 卸下 医师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便于吸痰的氧气呼吸面罩。包括面罩,还包括吸痰内管,面罩对应口部的位置设置吸痰套管,吸痰套管的内壁与吸痰内管的外壁活动连接,吸痰内管的外端部设置密封盖。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旋转吸痰内管,直至柔性扩口将患者口部外周完全覆盖,将面罩内部形成两个“独立空间”,此时打开密封盖,用以克服医师进行吸痰操作时必须把面罩卸下所带来的风险,限位凸台可防止过度旋转吸痰内管导致其从吸痰套管滑脱,将吸痰管插入吸痰内管,从十字切纹刺破进入患者喉部,即可开始吸痰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便于吸痰的氧气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氧气吸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近年来,氧气面罩在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长时间佩戴氧气面罩很容易导致患者口干舌燥,痰液增多,而传统的氧气面罩在对病人进行吸痰操作时需摘除面罩,插入吸痰管,这样操作麻烦,且不能同时为患者供氧,容易对病人的恢复和抢救造成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便于吸痰的氧气呼吸面罩,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便于吸痰的氧气呼吸面罩,包括面罩,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吸痰内管,所述面罩对应口部的位置设置吸痰套管,吸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吸痰内管的外壁活动连接,吸痰内管的外端部设置密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吸痰内管内壁设置挡片。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挡片中央设置十字切纹。
进一步的,所述吸痰内管的内端部设置柔性扩口。
进一步的,所述吸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吸痰内管的外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罩外壁的微控制器和蜂鸣器,所述柔性扩口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置第一氧浓度传感器和第二氧浓度传感器,第一氧浓度传感器和第二氧浓度传感器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蜂鸣器与微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罩外壁的警示灯,警示灯与微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痰内管外壁设置限位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扩口采用医用硅胶制成且形状与面部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旋转吸痰内管,直至柔性扩口将患者口部外周完全覆盖,将面罩内部形成两个“独立空间”,此时打开密封盖,用以克服医师进行吸痰操作时必须把面罩卸下所带来的风险,限位凸台可防止过度旋转吸痰内管导致其从吸痰套管滑脱,将吸痰管插入吸痰内管,从十字切纹刺破进入患者喉部,即可开始吸痰操作,操作过程中,第一氧浓度传感器和第二氧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柔性扩口内外的氧气浓度,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微控制器,二者差值超出预定阈值范围时,即可判定柔性扩口密封不严,微控制器即可触发蜂鸣器报警,警示灯闪烁,提醒医师停止吸痰操作,检查设备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2-吸痰内管、3-吸痰套管、4-密封盖、5-挡片、6-十字切纹、7-柔性扩口、8-微控制器、9-蜂鸣器、10-第一氧浓度传感器、11-第二氧浓度传感器、12-警示灯、13-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婷,未经张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4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鼻腔氧气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气囊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