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钉轴向拔出力试验加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40127.3 | 申请日: | 201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7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娇;董双鹏;张述;赵丙辉;王涛;张晨;付瑞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连接孔 活动连接块 试验加载装置 倒圆锥台 盘形结构 螺钉 拔出力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接杆 方框形结构 上部连接杆 固定相连 螺钉头部 固定孔 螺钉轴 纵向轴 吊挂 共线 垂直 穿过 传递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螺钉拔出力试验加载装置,包括中部连接块,中部连接块为方框形结构,在中部连接块的顶板中间和底板中间并且沿垂直于顶板和底板的方向分别开有上部连接孔和下部连接孔,上部连接杆的下部与上部连接孔固定相连;活动连接块的盘形结构支撑在中部连接块的底板顶面上,活动连接块的倒圆锥台穿过下部连接孔,活动连接块通过盘形结构吊挂在中部连接块的底板上,一根底部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在倒圆锥台的固定孔内。本装置确保载荷通过螺钉头部传递并且方向与螺钉的纵向轴向共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钉轴向拔出力试验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是骨科疾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金属接骨螺钉为外科医生进行骨固定手术提供了一种手段,是目前治疗骨折最普遍的手段之一。当螺钉植入人体内后,除了承受工作载荷,其能否牢固的固定在断骨处是螺钉治愈的重要性能之一。美国材料协会发布文件ASTMF543规定了医用金属接骨螺钉标准规范和试验方法,其中附录A3对医用接骨螺钉轴向拔出力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我国也制定了行业标准YY/T 1504-2016,规范了医用接骨螺钉拔出力的试验方法。标准中提供了螺钉拔出力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图1所示的结构螺钉拔出力试验装置,为了使载荷沿螺钉头部传递并且与螺钉的纵向轴线共线,装置应有加持螺钉头部且不与螺杆接触的槽。图1中的1为加载轴线、2为加载装置、3为钻套、4为紧固跨度、5为旋入深度、6为试验块、7为试验块夹钳和基台。
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夹头直接夹住钉头进行拔出试验,但这样很容易将钉头夹坏而无法测出螺钉拔出力,效果非常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使载荷通过螺钉头部传递并且方向与螺钉的纵向轴向共线,满足对螺钉施加拉伸载荷,并且可更换具有不同尺寸槽的连接杆,实现对不同尺寸医用金属接骨螺钉轴向拔出力试验加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螺钉拔出力试验加载装置,包括一根上部连接杆和中部连接块,所述的中部连接块为方框形结构,在所述的中部连接块的顶板中间和底板中间并且沿垂直于顶板和底板的方向分别开有上部连接孔和下部连接孔,在所述的上部连接杆的上部开有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连接通孔,所述的水平连接通孔用于通过固定件连接试验机,在所述的上部连接杆的下段杆体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的外螺纹上装有锁紧环,上部连接杆和试验机连接时,锁紧环用于将两者固定锁死,所述的上部连接杆的下部与上部连接孔固定相连;
一个活动连接块包括直径大于下部连接孔的盘形结构,在所述的盘形结构的顶面中间固定有竖杆,在所述的盘形结构的底面中间向下突出设置有倒圆锥台,在所述的倒圆锥台的中间开有固定孔,一根底部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在固定孔内,在所述的底部连接杆上开有贯通杆体的通槽,在所述的通槽的水平底壁上沿水平方向开有用于勾住钉头用的卡槽,所述的卡槽用于勾住骨块上待拔除螺钉的钉头,所述的通槽用于容纳待拔除螺钉的钉杆;
所述的活动连接块的盘形结构支撑在中部连接块的底板顶面上,活动连接块的倒圆锥台穿过下部连接孔,所述的活动连接块通过盘形结构吊挂在中部连接块的底板上,所述的上部连接杆和底部连接杆的轴线共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整个装置确保载荷通过螺钉头部传递并且方向与螺钉的纵向轴向共线。
2、活动连接块的设计保证了安装时底部连接杆可上下及左右活动,使其顺利的勾住钉头。
3、活动连接块下面可连接具有不同尺寸槽的连接杆,以完成对不同直径螺钉的加载。
4、槽的设计保证了对头部的加载且不与钉杆接触,避免产生其他方向的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的螺钉拔出力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钉拔出力试验加载装置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未经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0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