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干扰低衰减型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9270.0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张丽晶;王蔚;胡梅;姜文华;赵腾飞;程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胜(山东)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04;H01B7/18;H01B7/17;H01B7/02;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孙园园 |
地址: | 27141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绞组 绕包线 绕包 内屏蔽层 外屏蔽层 缆芯 电缆 本实用新型 控制电缆 依次设置 低衰减 防干扰 绕包层 外护层 绞合 外部 防干扰性能 电气性能 间隙设置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稳定性能 内衬层 填充层 空腔 传送 | ||
1.一种防干扰低衰减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缆芯、内屏蔽层、外屏蔽层和外护层,缆芯外部包裹有内屏蔽层,内屏蔽层外部包裹有外屏蔽层,外屏蔽层外部包裹有外护层;
缆芯是由中间绕包线以及若干边缘对绞组绕包绞合而成,中间绕包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绕包线芯和中间绕包层,绕包线芯是由两对中间对绞组绕包绞合而成,由两对中间对绞组绕包及中间绕包层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填充层;
边缘对绞组绕包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内衬层;
边缘对绞组绕包和中间对绞组绕包均是由两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绝缘线芯外部包裹有边缘绕包层;绝缘线芯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有的导体和绝缘层,导体外部包裹有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扰低衰减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对绞组绕包设置有多个,多个边缘对绞组绕包均围绕中间绕包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干扰低衰减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对绞组绕包和中间对绞组绕包中的两绝缘线芯均以左向绞合,绝缘线芯的导体横截面积为1.0mm2以下时,两绝缘线芯的绞合节距不大于100 mm;绝缘线芯的导体横截面积为1.0 mm2及以上时,两绝缘线芯的绞合节距不大于200 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干扰低衰减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采用2类绞合铜导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干扰低衰减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采用发泡聚乙烯制成的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干扰低衰减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采用挤压式内衬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干扰低衰减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蔽层和内屏蔽层采用铝箔聚酯复合带与镀锡铜编织网组成的双重屏蔽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干扰低衰减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外护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干扰低衰减型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绕包层和边缘绕包层均采用聚酯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胜(山东)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宝胜(山东)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92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扭曲的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高效屏蔽型复合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