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VC管的载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8212.6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7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桑晓东;杜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百通高科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32 | 分类号: | B26D7/32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龚存云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拢 本实用新型 升降气缸 推拉气缸 载料装置 底座 张开 活塞杆端部 机械一体化 底座两端 铰接连接 控制旋转 弹性垫 铰接处 铰接轴 打捆 铰接 下端 圆环 打包 聚合 配合 对称 捆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管的载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两端通过推拉气缸对称设有一对C形环,一对C形环的下端铰接连接,底座上设有升降气缸,一对C形环的铰接处铰接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一对C形环以铰接轴为中心、分别由两个推拉气缸控制旋转完成张开和合拢动作,合拢时形成一个圆环,且C形环内侧设有弹性垫。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实用,效果好,C形环张开时接收PVC管,合拢后可以将接满的PVC管紧紧聚合成圆形,此设计既能配合人工捆绑,又可配合机械一体化式的打捆或打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的加工领域,具体的是一种PVC管的载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PVC管在加工过程中被切割后通过翻转台滚落到载料杆上,但是PVC管滚落到载料杆后效果不佳,参差不齐的交错叠加且需要人工整理后,用绳子或橡胶带等进行人工捆绑,其效率低,且需要很大的力将PVC管紧紧聚合才能捆绑,因此这就需要一种可以将若干PVC紧紧聚合既能便于人工捆绑又能配合机械化一体式的打捆或打包的载料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PVC管的载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PVC管的载料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两端通过推拉气缸对称设有一对C形环,一对C形环的下端铰接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气缸,一对C形环的铰接处铰接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
所述一对C形环以铰接轴为中心、分别由两个推拉气缸控制旋转完成张开和合拢动作,合拢时形成一个圆环。
所述一对C形环内侧均设有弹性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实用,效果好,C形环张开时接收PVC管,合拢后可以将接满的PVC管紧紧聚合体成圆形,此设计既能配合人工捆绑,又可配合机械一体化式的打捆或打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PVC管的载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两端通过推拉气缸2对称设有一对C形环3,一对C形环3的下端铰接连接,底座1上设有升降气缸4,一对C形环3的铰接处铰接于升降气缸4的活塞杆端部。
一对C形环3以铰接轴为中心、分别由两个推拉气缸2控制旋转完成张开和合拢动作,合拢时形成一个圆环,一对C形环3内侧均设有弹性垫,以保护载料装置内的PVC管不会被刮伤,C形环3打开时接料,合拢后将接满的PVC管聚合呈圆形,可配合人工捆绑,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配合机械一体化式的缠绕式打捆和塑料套膜的打包,塑料套膜时装有塑料膜的套具从PVC管一端进行套装,当行走到接料装置附近时,推拉气缸2和升降气缸4动作使一对C形环3打开并下降,套具通过后再次上升合拢围合和支撑PVC管。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百通高科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百通高科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8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胶条、小直径软管在线裁断自动卸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裁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