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疹药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7280.0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2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俊起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46;A61K36/739;A61P17/00;A61K31/045;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臧传进 |
地址: | 262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疹 敷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疹药敷贴,包括层状相接的保护层、药敷层和敷面层,所述药敷层呈网孔状,药敷层的一面为药覆面,其上吸附有药敷组合物;保护层和敷面层分设在药敷层的两面,其中保护层贴覆在药覆面外,且保护层与药覆面活连接,保护层可方便地与药敷层分离;敷面层覆设在药敷层的另一面,敷面层与药敷层间设有防止其分离的连接结节,敷面层上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湿疹患者应用,特别适于儿童患者,药与皮肤接触充分持久,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地榆引起的毒副作用。敷面层上设有通孔,利用该通孔可进行二次施加药液,而且便于透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肤外用药敷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药敷贴。
背景技术
湿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容易因皮肤瘙痒、渗液、糜烂等继发感染。湿疹多发在婴幼儿和治疗人群中,一些患者因介入检查后绷带缠扎过敏,诱发湿疹;2—3个月的婴儿也容易患湿疹。治疗中的病人发生湿疹,如果不及时治疗,短时间恢复不好,会影响其进一步的治疗。婴幼儿患湿疹,一方面患儿烦躁不安,哭闹,影响大人和孩子睡眠;另一方面由于湿疹多见于头面部,患儿不自觉地抓痒,可继发局部及淋巴结感染,引起败血症、毒血症等。对于湿疹的治疗多采取外用治疗,一般的是在在患处涂覆止痒、解毒药剂。现有的外用药剂多为膏状、油状,涂覆后身体活动是容易抹掉,难以长时间留置。而如果在患处进行包扎,又会影响患处通风透气,不利于康复。而且,被成为“奶癣”的婴幼儿湿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多发于2—3个月的婴儿,但婴幼儿身体抵抗力低,耐药性差,现有的湿疹治疗外用药,由于药物中普遍存在的毒副作用,不适于婴幼儿持续治疗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毒副作用小,特别适于婴幼儿湿疹患者应用的药敷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层状相接的保护层、药敷层和敷面层,所述药敷层呈网孔状,药敷层的一面为药覆面,其上吸附有药敷组合物;保护层和敷面层分设在药敷层的两面,其中保护层贴覆在药覆面外,且保护层与药覆面活连接,保护层可方便地与药敷层分离;敷面层覆设在药敷层的另一面,敷面层与药敷层间设有防止其分离的连接结节,敷面层上设有通孔。
所述药敷层为海绵体,所述通孔上设有与敷面层连为一体的孔盖,在孔盖周围敷面层设有连接结节,所述连接结节为连接敷面层和药敷层的扎线。
所述的保护层、药敷层和敷面层均为条带状,湿疹药敷贴由三层条带复合叠接而成,在敷面层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通孔,药敷贴卷置存放,以便根据需要裁切使用。
本实用新型湿疹药敷贴由保护层、药敷层和敷面层复合而成,药敷层为网孔状,其底面设有药敷组合物。使用时,揭去保护层,使药敷层的药覆面贴敷在患者湿疹皮肤上,并进行固定即可,使用方便。吸附在药敷层网孔内外的药敷组合物与皮肤松散接触,既能发挥药效,又不会粘附在皮肤外,能保持皮肤外周良好的空气流通,有利于湿疹的治疗。同时,利用该贴还不影响患者运动,特别适合儿童使用。敷面层上设有通孔,利用该通孔可进行二次施加药液,而且便于透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湿疹药敷贴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湿疹药敷贴部分打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湿疹药敷贴卷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俊起,未经赵俊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7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分泌病人脚部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袖状胃切除术专用定位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