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冷却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35180.4 | 申请日: | 201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8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茆凯源;黄小腾;谷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卢杰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管 通孔 冷却管 基板 本实用新型 连接辅助件 电池冷却 集流孔 延伸部 冷却介质 孔壁 连通 泄露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集流管,集流管上设有集流孔;连接辅助件,连接辅助件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壁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冷却管的端部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延伸部连接,基板与集流管连接,通孔与集流孔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冷却管和集流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降低冷却介质的泄露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冷却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冷却组件。
背景技术
液冷板大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冷却系统中,具有重量轻、安全可靠等优点。如图1a、图1b所示,液冷板由冷却管1和集流管2焊接而成,集流管2一般为方管或圆管,集流管2上开设有冷却管管口大小的焊接孔,焊接孔所用工艺为机加工。当冷却管1与集流管2进行焊接时,存在焊接面积过小、焊接不牢靠的缺点,容易造成焊接处的机械强度不足,从而导致液冷板经过振动之后的泄露风险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组件,能够提高冷却管和集流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降低冷却介质的泄露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组件,包括:
冷却管;
集流管,集流管上设有集流孔;
连接辅助件,连接辅助件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壁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
冷却管的端部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延伸部连接,基板与集流管连接,通孔与集流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沿通孔轴线单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伸入至集流孔内。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呈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的横截面形状与集流孔的形状相匹配,延伸部经集流孔伸入至集流管的集流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集流孔的孔边缘由顶边缘、底边缘以及两个侧边缘构成,所述通孔的孔壁由顶孔壁、底孔壁以及两个侧孔壁构成,所述延伸部由所述底孔壁延伸而成,并且延伸部抵靠在集流孔的底边缘上。
优选地,所述集流管由顶壁、底壁以及两侧壁构成,所述集流孔设在其中一个侧壁上,并且集流孔的顶边缘与顶壁的距离大于集流孔的底边缘与底壁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集流孔的底边缘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对齐。
优选地,所述基板的两表面分别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延伸部成型在第二表面上,第一表面的通孔处设有倒角部。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在采用冲压工艺在基板上冲压所述通孔时形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组件在集流管的集流孔和冷却管的连接处设置连接辅助件,冷却管的端部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延伸部连接,基板与集流管连接,以此来增加冷却管与集流管的连接面积,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良好的密封性,降低冷却介质的泄露风险。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板的立体图;
图1b显示为如图1a所示水冷板的正视图;
图2a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组件的爆炸图;
图2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组件的立体图;
图2c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组件的剖视图;
图2d显示为图2c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a显示为连接辅助件的第一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5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板、电池模组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鼓泡式冷却加热电池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