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窄边框条形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5161.1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付本和;蒋雷平;李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群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吴芳 |
地址: | 21521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件 背板 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 液晶显示屏 导光板 第一板 反射片 复合膜 扩散片 窄边框 前框 结构稳固 上下相对 液晶面板 左右两侧 铝型材 螺丝锁 底面 容纳 灵活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窄边框条形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前框和背板,及由上往下设在前框与背板之间的液晶面板、扩散片、复合膜、导光板和反射片;背板的前侧与前中框连接,其后侧与后中框连接,前中框的本体在长度方向设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后中框的本体在长度方向设第三板件和第四板件,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均与背板的底面进行锁付;背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中框和右中框连接,第一板件、第三板件、背板、左中框和右中框形成容纳扩散片、复合膜、导光板和反射片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前后两侧采用螺丝锁付不用占宽度方向的尺寸;使用铝型材,结构稳固,满足不同需求,生产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边框条形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条形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的前中框和后中框与背板连接的一般结构如图5所示,前中框和后中框与背板连接后需要占用背光模组前后两侧的空间,使得背光模组前框的边宽增大,限制使用范围。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条形液晶显示屏所采用的背光模组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重新开发胶框及背板模具,加工装配效率高,缺点是开发塑胶及钣金模具需要巨额的成本,小批量的产品根本无法承受;
②采用钣金手板加工的方式制作背板和中框,整体结构强度较差,工艺比较繁琐。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案设计人员结合应用实际,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提供一种产品外形尺寸宽度小、整体强度好且成本低的窄边框条形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窄边框条形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即可减小产品外形尺寸宽度,又可需要一套型材模具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使得背光模组的生产灵活,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窄边框条形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前框和背板,以及由上往下设置在所述前框与背板之间的液晶面板、扩散片、复合膜、导光板和反射片;
所述背板的前侧与前中框连接,其后侧与后中框连接,所述前中框的本体在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以使所述前中框成以下结构: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均设置在所述前中框本体长度方向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板件的宽度小于第二板件的宽度,所述后中框的本体在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三板件和第四板件,以使所述后中框成以下结构:所述第三板件和第四板件均设置在所述后中框本体长度方向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三板件和第四板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板件的宽度小于第四板件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二板件用于与所述背板的底面进行锁付,所述第四板件用于与所述背板的底面进行锁付;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前中框和/或后中框的内侧壁上的灯条,所述背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中框和右中框连接,所述第一板件、第三板件、背板、左中框和右中框形成容纳所述扩散片、复合膜、导光板和反射片的空间,所述液晶面板架设在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均为肘形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板件具有第一平面及低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所述第四板件设有第三平面及低于第三平面的第四平面,所述背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平面和所述第四板件的第四平面上,所述背板的顶面与第二板件的第一平面和所述第四板件的第三平面齐平;
所述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上均设有多个第一开孔,所述背板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开孔对齐的第二开孔,通过在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中安装紧固件将所述前中框和后中框均与所述背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左中框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右中框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前后两端与所述左中框的前后两端具有一定的距离,且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前后两端与所述右中框的前后两端具有一定的距离,以用于分别设置所述前中框和后中框的左右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群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群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5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组件、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