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及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4740.4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3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孟楠;章德亨;童利飞;蒋招梁;刘向文;李承峰;朱知超;陈德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慧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20 | 分类号: | A61L9/20;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珠 杀菌 杀菌腔 壳体 模组 杀菌装置 风机 电梯轿厢 进风口处 厢式电梯 出风口 轿厢 电梯 空气吸入壳体 本实用新型 风机设置 环保健康 环境危害 回收处理 交叉感染 壳体内部 杀菌技术 杀菌消毒 循环往复 进风口 中空 乘客 申请 生产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及电梯,涉及杀菌技术领域。其设置在电梯轿厢上,包括壳体、风机和灯珠式灯珠式杀菌模组,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形成杀菌腔,且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固定在壳体上且设置在进风口处,灯珠式杀菌模组设于杀菌腔内。本实用新型的风机设置在壳体的进风口处,当风机工作时,能将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吸入壳体的杀菌腔内,由杀菌腔内的灯珠式灯珠式杀菌模组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然后由出风口再次投入到轿厢内,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对轿厢内的空气进行杀菌,避免乘客交叉感染;同时杀菌装置采用的是灯珠式的灯珠式杀菌模组进行杀菌,不含汞,无环境危害,环保健康,生产和回收处理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高楼林立,电梯已成为当代社会高楼大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电梯中人来人往,空气流通不便,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对人体造成危害。现有的厢式电梯中采用的杀菌装置,大多采用紫外灯管式杀菌产品。灯管材料中含有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卫生危害极大且后续的材料回收处理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工,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厢式电梯内的空间进行杀菌消毒的厢式电梯杀菌装置及装有该杀菌装置的电梯。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厢式电梯杀菌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上,包括壳体、风机和灯珠式杀菌模组,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形成杀菌腔,且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固定在壳体上且设置在进风口处,连通杀菌腔和壳体外部,所述灯珠式杀菌模组固定在壳体上,且设于杀菌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灯珠式杀菌模组包括紫外灯珠和固定板,所述紫外灯珠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壳体侧壁上,且紫外灯珠设置在杀菌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杀菌腔的腔体内设有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为铝箔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铝制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板和底框,所述上盖板和底框配合形成杀菌腔。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置在上盖板上,所述出风口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底框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风机固定在底框上,且与进风口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杀菌腔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呈“N”型,所述进风口对应设置在风道的中间,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风道的两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固定在壳体上并与灯珠式杀菌模组连接,用于检测轿厢内是否有乘客。
一种电梯,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内装有上述任意一项厢式电梯杀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机设置在壳体的进风口处,当风机工作时,能将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吸入壳体的杀菌腔内,由杀菌腔内的灯珠式杀菌模组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然后由出风口再次投入到轿厢内,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对轿厢内的空气进行杀菌,避免乘客交叉感染;同时杀菌装置采用的是灯珠式的杀菌模组进行杀菌,不含汞,无环境危害,环保健康,生产和回收处理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去上盖板);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珠式杀菌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珠式杀菌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去保护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慧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慧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47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