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成过程的连续化结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1467.X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8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洪浩;卢江平;丰惜春;刘金光;郑淞元;蒋缓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化结晶系统 内酰胺类抗生素 合成过程 结晶反应 设备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 溶解饱和度 产品生产 规模要求 混合效果 加料方式 结晶物料 晶体产品 连续通过 生产过程 依次串联 反溶剂 均一性 连续化 灵活度 析晶 生产成本 保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成过程的连续化结晶系统。该连续化结晶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多个结晶反应单元,用于使待结晶的物料连续通过各结晶反应单元进行连续化结晶。采用上述连续化结晶系统进行结晶时,整个生产过程中,溶解饱和度、析晶保留时间、反溶剂的加料方式和混合效果等工艺参数都能够保持一致,从而能够提高晶体产品的均一性。采用连续化结晶系统进行结晶还能够成本工艺降低,同时上述连续化结晶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度,能够适应不同规模要求的产品生产。采用上述连续化结晶系统进行结晶时具有操作简单、设备利用率高及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对待结晶物料的处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成过程的连续化结晶系统。
背景技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本上所有在其分子结构中包括β-内酰胺核的抗生素均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的优点,是现有的抗生素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
结晶过程一般用于产品物料的分离和纯化,由于在医药行业中,超过90%的原料药(API)是晶体形态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因而结晶过程是一个能够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环节。结晶过程的工艺能够有效控制产品晶体的大小、形状、粒径分布、收率、纯度和晶型等性质。首先,晶体产品的质量控制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物化性质(例如溶解速率、溶解度等);同时,晶体产品的纯化和收率优化需要满足纯度要求和生产能力;另外,晶体产品的质量控制也将进一步影响下游操作(例如过滤、干燥和研磨)的工艺效果。因此,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满足晶体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工艺过程的整体优化,结晶过程中的溶解饱和度、析晶保留时间、反溶剂的加料方式和混合效果等工艺参数都需要进行有效控制。目前工业生产中的结晶过程都是基于反溶剂析晶、降温析晶或晶种析晶等过程的批次工艺。为了满足大规模生产的产品需求,需要进行多次的分批结晶。由于结晶过程中,溶解饱和度、析晶保留时间、反溶剂的加料方式和混合效果等多种工艺参数都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不同生产批次间的重复性较难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成过程的连续化结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批次化结晶方法存在的晶体产品的粒度均一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成的连续化结晶系统,连续化结晶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多个结晶反应单元,用于使待结晶的物料连续通过各结晶反应单元进行连续化结晶。
进一步地,连续化结晶系统包括第一结晶反应单元和第二结晶反应单元。第一结晶反应单元设置有第一加料口、第二加料口和第一排料口,第一加料口用于将待结晶的物料连续地输送至第一结晶反应单元中,第一排料口用于连续将经过结晶后的第一物料排出;第二结晶反应单元设置有第三加料口、第四加料口和第二排料口,第三加料口与第一排料口通过第一输送管路相连通,用于将第一物料连续输入第二结晶反应装置中,第二排料口用于将经第二结晶反应单元结晶的第二物料排出。
进一步地,连续化结晶系统还包括第一溶剂供应装置,以连续供应用于对待结晶的物料进行反溶剂结晶的第一溶剂,且第一溶剂供应装置分别与第二加料口和/或第四加料口相连。
进一步地,第一结晶反应单元包括第一结晶反应装置和第一控温装置。第一结晶反应装置设置有第一加料口、第二加料口和第一排料口;第一控温装置用于调节第一结晶反应装置中温度。
进一步地,第二结晶反应单元包括:第二结晶反应装置和第二控温装置,第二结晶反应装置设置有第三加料口、第四加料口和第二排料口;第二控温装置用于调节第二结晶反应装置中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14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