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线束固定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1428.X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0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海;刘阳雪;司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凯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台 上表面 螺杆 嵌接 测试装置 线束固定 检测仪 散热槽 压板 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固定装置 两端固定 施加压力 检测板 限位块 表壁 对线 位块 显示屏 键盘 侧面 散发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线束固定测试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表面嵌接有显示屏,所述基座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基座的表面另一侧嵌接有键盘,所述基座的一侧面表壁设有散热槽,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仪,所述检测仪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检测板,所述操作台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操作台的中心部位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嵌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功能实用,通过设置有螺杆和压板,可以对线束施加压力,且检测仪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槽散发出去,进一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实用新型结构多样,功能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固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线束固定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电气设备中,电性信号的传输及其重要,大多数电气设备均采用线束传输连接,特别是涉及到机器人线束传输连接,在机器人线束连接时,会对线束进行固定检测,目前现有的机器人线束固定检测装置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在固定检测时,会出现固定不牢靠的现象,导致检测结果有误差,且经常出现固定时线束发生损坏的现象,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线束固定装置不能很好的满足操作者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线束固定测试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器人线束固定测试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表面嵌接有显示屏,所述基座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基座的表面另一侧嵌接有键盘,所述基座的一侧面表壁设有散热槽,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仪,所述检测仪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检测板,所述操作台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操作台的中心部位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嵌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为不锈钢结构,所述固定装置的中心部位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表壁设置有卡环,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通过支杆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对称分布于操作台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板与检测仪电性连接,且所述检测仪与显示屏和键盘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环的内壁表面设置有软体橡胶,所述卡环的软体橡胶厚度为0.5-1cm。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板的高度低于通孔的底部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为圆柱空心结构,所述压板设置于限位块的内部,所述压板为长方形结构,且所述压板的底面嵌接有海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功能实用,通过设置有螺杆和压板,可以对线束施加压力,进而达到固定的效果,且压板的表面嵌接有海绵,可以有效的保护线束不受损坏,通过设置有固定装置,且固定装置内设置有卡环,可以对不同粗细的线束进行固定,并保护线束不受压力的损坏,通过设置有检测板和检测仪,可以有效的线束进行检测,且通过设置有显示屏,可以观察线束的检测状况,且检测仪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槽散发出去,进一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实用新型结构多样,功能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检测仪;3、显示屏;4、键盘;5、开关;6、检测板;7、固定装置;8、限位块;9、压板;10、螺杆;11、操作台;12、散热槽;13、通孔;14、支杆;15、卡环;16、螺栓;1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凯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凯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1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试验接线棒
- 下一篇:一种ICT自动测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