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CT检查床上的臂托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9497.7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9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李琳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板 固定装置 第二臂 第一臂 架体 本实用新型 铰接 固定手臂 托板端部 支撑装置 支杆顶端 板底端 板铰接 臂托 支杆 滑动连接 患者手臂 支杆底端 对比剂 弧形板 滑动 弹簧 成对 肢体 手臂 注射 举起 稳固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CT检查床上的臂托,包括架体,架体上固定设有用于固定手臂的固定装置,架体上在固定装置两侧成对设有支撑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臂板、第二臂板、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第一臂板、第二臂板为用于固定手臂侧部的弧形板,第一臂板底端与第一托板端部铰接,第二臂板底端与第二托板端部铰接,第二托板与第一托板滑动连接并能滑动至第一托板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杆、弹簧以及第二支杆,一侧的第一支杆顶端与固定装置的第一臂板铰接,另一侧的第一支杆顶端与第二臂板铰接,第二支杆底端与架体铰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给患者手臂提供舒适的支撑,避免注射对比剂时肢体不稳固造成外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CT检查室,用于固定患者举起的手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涉及CT检查床,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CT检查床上的臂托。
背景技术
在医院CT室,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进行胸腹部CT检查的患者,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查时,往往需要将其手臂举起放在头部两侧。对于一般患者来说,这个动作比较容易实现,但对于一些胸腹部急症患者,很难将手臂举起固定,需要医护人员帮忙,费时费力。在进行CT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对患者打针,现有技术中采用绑带将患者举起的手臂进行固定的方式,除操作不便捷外,还容易出现使手臂血液不流通的情况发生。此外,在进行CT增强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还要为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并高压注射对比剂,上举的胳膊如放置不稳固或者弯曲极易造成对比剂外渗,给患者带来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CT检查床上的臂托,以达到给患者手臂提供舒适的支撑,避免注射对比剂时肢体不稳固造成外渗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CT检查床上的臂托,包括架体,架体上固定设有用于固定手臂的固定装置,架体上在固定装置两侧成对设有支撑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臂板、第二臂板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第一臂板、第二臂板为用于固定手臂侧部的弧形板,第一臂板底端与第一托板铰接,第二臂板底端与第二托板铰接,第二托板与第一托板滑动连接并能滑动至第一托板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杆、弹簧以及第二支杆,一侧的第一支杆顶端与固定装置的第一臂板铰接,另一侧的第一支杆顶端与固定装置的第二臂板铰接,第二支杆底端与架体铰接,弹簧固定在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且手臂置于固定装置内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第一臂板呈“(”形,第二臂板呈“)”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臂板与第二臂板的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皆为(0°,90°),且第一臂板与第二臂板的两顶面的交线落入固定装置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架体上设有可插入头托的“L”形插接架,使得架体与头托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改进,固定装置的第一臂板、第二臂板、第一托板、第二托板与手臂接触处设有软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架体上连接有用于支撑肩部肩托软垫。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与支撑装置相结合,能够给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撑,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能提高CT检查的准确性,还可避免注射对比剂时肢体不稳固造成外渗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中的第一臂板、第二臂板用于固定手臂的侧部,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用于支撑手臂底部,且第一臂板与第二臂板分别与第一托板、第二托板一一对应铰接,第二托板能滑动至第一托板内,使得固定装置能够根据患者手臂粗细进行调节,适用性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9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