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臼后壁挡板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28022.6 | 申请日: | 201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3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孙俊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挡板 固定挡板 髋臼后壁 本实用新型 挡板组件 隔挡 肌肉筋膜 扇环结构 手术环境 圆心重合 左右两侧 挡板 固定针 | ||
髋臼后壁挡板组件,包括左活动挡板、右活动挡板、固定挡板以及两个固定针,左活动挡板、右活动挡板和固定挡板均为扇环结构且三者的圆心重合,左活动挡板和右活动挡板结构相同且位于固定挡板的左右两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利用三块挡板对髋臼后壁肌肉筋膜组织进行隔挡,隔挡效果好,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宽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于不同的手术环境,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髋臼后壁挡板组件。
背景技术
在骨科髋关节手术中,由于肌肉筋膜组织较厚,操作时需要牵拉深厚的肌肉筋膜组织以廓清手术操作区,方便手术操作;临床上将深厚的肌肉筋膜组织牵开后,使用两根长克氏针钉在髋臼后壁两侧,弯折两根克氏针使其将牵开的组织压下,避免组织太过隆起,影响手术操作;以上为现有技术,其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仅用两根克氏针阻挡深厚的组织,两根克氏针的牵拉效果差,仍然会有部分肌肉筋膜组织能够从两根克氏针穿出进入术区,妨碍手术操作;其次,现有技术操作中需要将两根克氏针弯折,若力度过大很可能导致克氏针从髋臼周围骨质中撬出,导致髋臼周壁骨折,损伤患者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固定牵拉效果好、防止部分肌肉筋膜组织进入术区的髋臼后壁挡板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髋臼后壁挡板组件,包括左活动挡板、右活动挡板、固定挡板以及两个固定针,左活动挡板、右活动挡板和固定挡板均为扇环结构且三者的圆心重合,左活动挡板和右活动挡板结构相同且位于固定挡板的左右两侧;
固定挡板前表面开设有截面呈燕尾形的弧形滑槽,弧形滑槽的圆心与固定挡板的圆心重合,左活动挡板的后表面固定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外形为弧形结构且截面为燕尾形,左活动挡板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固定挡板的弧形滑槽内,右活动挡板的后表面固定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外形为弧形结构且截面为燕尾形,右活动挡板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固定挡板的弧形滑槽内;
左活动挡板和右活动挡板上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两个定位螺栓的内端均伸入到弧形滑槽内;左活动挡板的左侧边、右活动挡板的右侧边均固定有用于插设固定针的插管。
固定针包括针体部,针体部的上端固定有受力座,针体部的下端部为尖端结构。
左活动挡板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右活动挡板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固定挡板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均固定连接有向后水平延伸设置的延伸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体在使用时,首先髋臼后壁的肌肉筋膜组织牵开,在合适位置放入本装置,然后将固定针插入左活动挡板的插管内,使用锤子将固定针插入固定在髋臼上,完成左活动挡板的固定安装,接着拉动右活动挡板以及固定挡板,调整本装置的宽度直至能够将肌肉筋膜组织完全隔挡,接着旋拧两个定位螺栓,使得两个定位螺栓的内端与弧形滑槽的底部顶压接触,然后将另外一根固定针插入右固定挡板,使用锤子锤击固定针使其固定在髋臼上即可,至此完成本装置的安装固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活动挡板、右活动挡板以及固定挡板实现对髋臼后壁肌肉筋膜组织的隔挡,廓清手术视野,延伸挡板的设置能够更好地隔挡上方或下方的肌肉筋膜组织,防止肌肉筋膜组织进入术区影响手术操作;本装置的整体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只需要旋拧定位螺栓即可完成固定,整个调整过程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固定针与传统所用的克氏针不同,固定针在固定安装时需插入插管内,由于固定针插设在插管内,所以用锤子锤击时,固定针不易发生弯曲或从骨质中撬出的现象,另外受力座的设置增加了锤子与固定针的针体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对固定针进行锤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8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