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7941.1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5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延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延佳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G19/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王声信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泡物 定位块 连接杆 泡茶杯 本实用新型 上端 定位槽 过滤网 杯盖 杯体 直径大于通孔 杯盖顶部 杯盖扣合 杯盖中部 过盈配合 滑落 内嵌 伸入 通孔 茶水 切割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茶杯,包括杯体、杯盖和冲泡物;杯盖扣合在杯体的顶端,冲泡物伸入杯体内;冲泡物包括过滤网以及与过滤网相互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切割成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定位块;杯盖中部设有一通孔,且杯盖顶部设有若干个定位槽;定位块未展开时,连接杆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孔径,连接杆上端通过杯盖上的通孔使冲泡物不易滑落;定位块展开时,定位块内嵌至定位槽内,并与之实现过盈配合;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可随时控制茶水浓度的泡茶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泡茶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泡茶杯由杯体、杯盖和设置在杯体内的茶漏组成,泡茶时通过茶漏将茶叶进行隔离,茶叶和开水直接混合泡茶,茶水的浓度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发生改变,无法随时按需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时控制茶水浓度的泡茶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泡茶杯,包括杯体、杯盖和冲泡物;杯盖扣合在杯体的顶端,冲泡物伸入杯体内;冲泡物包括过滤网以及与过滤网相互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切割成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定位块;杯盖中部设有一通孔,且杯盖顶部设有若干个定位槽;
定位块未展开时,连接杆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孔径,连接杆上端通过杯盖上的通孔使冲泡物不易滑落;定位块展开时,定位块内嵌至定位槽内,并与之实现过盈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定位块未展开时,连接杆的上端通过杯盖的通孔,由于连接杆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孔径,使冲泡物不宜从杯盖上滑落;然后,把冲泡物伸入杯体内,使开水和冲泡物直接混合泡茶;最后,展开定位块,定位块内嵌至定位槽内,并与之实现过盈配合,此时,冲泡物与茶水分离,使得茶水的浓度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发生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可随时控制茶水浓度的泡茶杯。
进一步,过滤网的侧壁和底部设有多个过滤孔。
进一步,定位槽内设有若干卡点。
采用上述设计,通过在定位槽内设有若干卡点,使得定位块在展开时,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更加紧密,更不易从杯盖上滑落。
进一步,连接杆上端切割成均匀分布的三个定位块。
进一步,杯盖顶部设有三个定位槽。
进一步,冲泡物为一次性茶包。
进一步,冲泡物为带开合结构的茶漏,内设茶包。
进一步,连接杆顶端设有一环形凸缘,环形凸缘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孔径。
采用上述设计,通过在连接杆顶端设有一环形凸缘,且环形凸缘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孔径,环形凸缘与杯盖的顶部相互抵靠,使得冲泡物不易从杯盖上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冲泡物放置于杯体中,茶叶与茶水混合的组合状态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冲泡物插接于杯盖上,茶叶与茶水分离的组合状态图2;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延佳,未经林延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7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茶具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超声波冷泡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