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线棒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27616.5 | 申请日: | 201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4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泉;杭文辉;唐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知源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槽 线棒 光电直读光谱仪 夹具 本实用新型 光谱仪 底座中部 周向均布 夹紧块 快速夹 限位柱 变小 侧壁 弹簧 堆叠 位柱 底座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线棒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环形的沉槽,所述沉槽内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有若干圆柱体堆叠而成,并且圆柱体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变小,所述沉槽的侧壁通过弹簧周向均布有若干夹紧块。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夹持直径小于14mm的线棒,使其能够直接置于光谱仪上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直读光谱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线棒夹具。
背景技术
光电直读光谱仪分析对线棒试样有基本要求,线棒试样与激发台的接触面应大于激发孔的平面,由于常规光谱激发台圆盘孔径仅为10~12㎜,致使直读光谱分析受样品规格要求的制约,因此小规格的线棒试样不能直接在直读光谱仪上测定,只能检测Φ14以上的线棒样品,Φ14以下规格的线棒样品就成为了光谱分析的软肋。
公告号为CN2055808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光谱分析的小规格线棒样品,旨在提供一种可用光电直读光谱分析仪直接测定的小规格线棒样品。它包括直径小于12㎜的线棒主体;所述线棒主体呈L形,其一边呈扁平状,且该扁平状一边的长×宽不小于15㎜×15㎜,厚度不小于3㎜。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解决小直径(直径小于Φ14)线棒的无法直接在光谱仪上检测的问题,但是实际操作中需要对每个需要检测的线棒进行加工,耗时耗力,实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线棒夹具,其能够快速夹持直径小于14mm的线棒,使其能够直接置于光谱仪上检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线棒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环形的沉槽,所述沉槽内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有若干圆柱体堆叠而成,并且圆柱体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变小,所述沉槽的侧壁通过弹簧周向均布有若干夹紧块。
进一步的,最下方的圆柱体的直径为13mm,并且相邻圆柱体之间的直径差值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块上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连接夹紧块,另一端穿出沉槽的侧壁并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块远离沉槽滑杆的一端设置有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面设置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把手将滑杆向外拉出,然后根据线棒的直径对应的套设在限位柱的圆柱体上,实现定位和固定,然后松开把手,夹紧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抵触并加紧线棒。最后,将整个光电直读光谱仪 线棒夹具连同线棒放置在光谱仪上,对线棒进行检测。
2、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柱设置有多种直径的圆柱体,可供直径为14mm以下线棒使用,并且夹紧块通过弹簧开夹持线棒,具有调节量,可以针对各种尺寸的线棒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夹持线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沉槽;12、限位柱;2、夹紧块;21、滑杆;22、把手;23、防滑垫;24、弹簧;3、线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光电直读光谱仪线棒夹具,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中部设置有环形的沉槽11,沉槽11内设置有限位柱12,限位柱12有若干圆柱体堆叠而成,并且圆柱体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变小,最下方的圆柱体的直径为13mm,并且相邻圆柱体之间的直径差值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知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知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7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支架的色度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光栅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