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致变色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6793.1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7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戎海峰;林华土;董利华;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远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B60R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变色镜片 处理单元 光传感器 驱动单元 对电极 光源光 电致变色后视镜 环境光强 信息发送 壳体 长度方向间隔 本实用新型 感测环境光 电性连接 驱动电压 输出控制 光强差 感测 变色 照射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包括壳体、电致变色镜片、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处理单元、驱动单元以及至少两对电极,电致变色镜片设置于壳体上,至少两对电极沿电致变色镜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电致变色镜片电性连接,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单元连接,驱动单元与处理单元及至少两对电极连接,第一光传感器用于感测照射在电致变色镜片上的光源光强并将光源光强信息发送至处理单元,第二光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光强并将环境光强信息发送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根据光源光强信息与环境光强信息的光强差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输出相应的驱动电压至至少两对电极,以使电致变色镜片变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等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随着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致变色结构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汽车防眩光反射镜、汽车天窗、高铁窗户、飞机窗户、高档大厦的幕墙玻璃等领域。
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由于强烈的太阳光及尾随汽车远光灯的强光照射会使汽车的后视镜产生令人眩目的反光,给道路交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而具有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可以根据外来光的强度自动调节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可以达到防眩目的目的,减少由于炫目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视镜往往存在变色不均匀、变色速度慢等性能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变色快、变色均匀的电致变色后视镜,提高防炫目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色快、变色均匀的电致变色后视镜,提高防炫目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包括壳体、电致变色镜片、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处理单元、驱动单元以及至少两对电极,所述电致变色镜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至少两对所述电极沿所述电致变色镜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电致变色镜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及至少两对所述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用于感测照射在所述电致变色镜片上的光源光强并将所述光源光强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光强并将所述环境光强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光源光强信息与所述环境光强信息的光强差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输出相应的驱动电压至至少两对所述电极,以使所述电致变色镜片变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后视镜设有分别用于感测照射在电致变色镜片上的光源光强的第一光传感器和用于感测环境光强的第二光传感器,处理单元根据光源光强信息与环境光强信息之间的光强差的大小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至驱动单元,驱动单元根据控制信号输出相应的驱动电压至至少两对电极,使得电致变色镜片变色,从而防止炫光;而且,本实用新型设有至少两对电极,至少两对电极沿着电致变色镜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驱动单元输出驱动电压至至少两对电极,使得电致变色镜片的变色更快更均匀,提高电致变色后视镜的防炫目效果,确保驾驶汽车的安全性。
较佳地,每对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沿所述电致变色镜片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较佳地,所述电致变色镜片包括第一基层、第二基层以及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基层与第二基层之间,两对所述电极分别与所述液晶层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镜片的后侧,所述电致变色镜片设有第一感光窗,所述第一光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感光窗呈正对设置。
较佳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光传感器连接器,所述第一光传感器与所述光传感器连接器连接,所述光传感器连接器用于给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提供工作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远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远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6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元件、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彩色电子纸显示屏及彩色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