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26764.5 | 申请日: | 201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9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蒲小兰;皮芳超;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美迪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邓芸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腔 被测液 采集箱 圆管 底板 污水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开口阀 支撑架 连通 侧面中部位置 从上到下 进水组件 内部中空 设置检测 依次设置 检测箱 排空阀 横端 转运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置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部中空形成检测腔,所述检测腔下方设置有排空阀,所述检测腔上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圆管和被测液采集箱,所述所述检测腔和被测液采集箱通过圆管连通,所述圆管中部设置有第二开口阀,所述检测腔和被测液采集箱右边侧面中部位置均设置有进水组件,所述被测液采集箱下方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第二L型管,所述第二L型管横端部分上设置有第三开口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环保实用,转运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检验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污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发展技术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很多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前,对天然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现有的水质净化检验其采样和检验分别用不同的器具,其操作麻烦,费时费力,使用极为不方便。
所以,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方便取样又环保环保的检测专用的污水水质检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设置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部中空形成检测腔,所述检测箱下方设置有排空阀,所述检测腔上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圆管和被测液采集箱,所述所述检测腔和被测液采集箱通过圆管连通,所述圆管中部设置有第二开口阀,所述检测腔和被测液采集箱通右边中部位置均设置有进水组件,所述被测液采集箱下方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第二L型管,所述第二L型管横端部分上设置有第三开口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组件包括L型管,所述L型管横端位置上设置有开口阀,所述的L型管纵端位置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网,锥形漏斗。
进一步地,所述的被测液检测箱左边位置中部设置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底部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被测液采集箱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端设置有拉手,所述活塞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下方与所述被测液采集箱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两侧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固定在所述被测液采集箱底部,所述支撑板上方顶住活塞。
进一步地,所述被测液采集箱与所述的检测腔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换向轮,所述底板右边位置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方设置有推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对检测箱和被测液采集箱设置进水组件,进水组件里面包括有开口阀,可以方便的控制检测液和被检测液的比例,在被测液采集箱下端设置有第三开口阀,可以进行排液处理,方便对箱内进行清洗。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水组件上设置有过滤网,防止杂志进入检测箱,影响反应进行,进而提高实验检测数据准确。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被测液采集箱左边设置有吸水管,吸水管下端设置有过滤网,通过拉动活塞,密封腔内形成负压,可以对水源直接采集,采集之后可以直接进行实验,减少不必要的步骤,提高实验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被测液采集箱与检测箱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提高设备的稳固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换向轮,方便对装置的转移,方便现场检测,进一步的减小检测液在运输工程中由其他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对实验检测的误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美迪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美迪检验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6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