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制冷双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4145.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8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芝;刘叶青;薛玉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云芝 |
主分类号: | B01D37/02 | 分类号: | B01D37/02;B01D35/18;B01D37/04;F25B41/00;F25B41/04;F25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100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过滤 装置 | ||
1.一种双制冷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系统Z8、制冷系统Z8Z、冷却水循环系统A、冷却水循环系统AA、冷却水循环系统B、冷却水循环系统BB、冷却水循环系统C、冷却水循环系统CC、冷媒循环系统A、冷媒循环系统AA、冷媒循环系统B、冷媒循环系统BB、冷媒循环系统C、冷媒循环系统CC、冷进液系统A、冷进液系统AA、冷进液系统B、冷进液系统BB、冷进液系统C、冷进液系统CC、滤挂土系统A、滤挂土系统AA、滤挂土系统B、滤挂土系统BB、滤挂土系统C、滤挂土系统CC、大循环降温系统A、大循环降温系统AA、大循环降温系统B、大循环降温系统BB、大循环降温系统C、大循环降温系统CC、冷冻过滤系统A、冷冻过滤系统AA、冷冻过滤系统B、冷冻过滤系统BB、冷冻过滤系统C、冷冻过滤系统CC、常进液系统D、常进液系统DD、常进液系统E、常进液系统EE、常进液系统F、常进液系统FF、常进液系统G、常进液系统GG、常温过滤系统D、常温过滤系统DD、常温过滤系统E、常温过滤系统EE、常温过滤系统F、常温过滤系统FF、常温过滤系统G、常温过滤系统GG、添加系统A、添加系统AA、添加系统B、添加系统BB;
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A是由阀B2、阀B4、冷却塔Z12、阀B1、冷却泵G6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的冷凝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AA是由阀B2B、阀B4B、冷却塔Z12Z、阀B1B、冷却泵G6G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Z的冷凝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B是由阀B6、阀B3、交换器Z11、阀E6、所述阀B4、所述冷却塔Z12、所述阀B1、所述冷却泵G6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的冷凝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阀B4分别与阀B2、阀E6串联;
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BB是由阀B6B、阀B3B、交换器Z11Z、阀E6E、所述阀B4B、所述冷却塔Z12Z、所述阀B1B、所述冷却泵G6G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Z的冷凝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阀B4B分别与阀B2B、阀E6E串联;
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C是由所述阀B6、阀B7、所述阀B3B、所述交换器Z11Z、所述阀E6E、阀B5、所述阀B4、所述冷却塔Z12、所述阀B1、所述冷却泵G6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的冷凝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阀B4分别与阀B5、阀E6串联;
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CC是由所述阀B6B、所述阀B7、所述阀B3、所述交换器Z11、所述阀E6、所述阀B5、所述阀B4B、所述冷却塔Z12Z、所述阀B1B、所述冷却泵G6G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Z的冷凝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阀B4B分别与阀B5B、阀E6E串联;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A是由阀A1、冷媒罐Z9、阀A2、冷媒泵G7、阀A3、交换器Z3、阀A4、阀A7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的蒸发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AA是由阀A1A、冷媒罐Z9Z、阀A2A、冷媒泵G7G、阀A3A、交换器Z3Z、阀A4A、阀A7A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Z的蒸发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B是由所述阀A1、所述冷媒罐Z9、所述阀A2、所述冷媒泵G7、阀A5、交换器Z10、阀A6、所述阀A7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的蒸发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冷媒泵G7分别与阀A3、阀A5串联;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BB是由所述阀A1A、所述冷媒罐Z9Z、所述阀A2A、所述冷媒泵G7G、阀A8、所述阀A5、所述交换器Z10、所述阀A6、阀B8、所述阀A7A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Z的蒸发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阀B4B分别与阀B5B、阀E6E串联;所述冷媒循环系统C是由所述阀A1、所述冷媒罐Z9、所述阀A2、所述冷媒泵G7、所述阀A8、所述阀A3A、所述交换器Z3Z、所述阀A4A、所述阀B8、所述阀A7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的蒸发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冷媒泵G7分别与阀A5、阀A8串联;
所述冷媒循环系统CC是由所述阀A1A、所述冷媒罐Z9Z、所述阀A2A、所述冷媒泵G7G、所述阀A8、所述阀A3、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A4、所述阀B8、所述阀A7A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冷系统Z8Z的蒸发器进出口连接形成;
所述冷媒泵G7G分别与阀A5A、阀A8A串联;
所述冷进液系统A是由护滤器Z1、阀C1、泵G1、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阀C2、阀A9、泵G2、过滤机Z4、阀C3、阀E5、搅拌罐Z5、阀C4、泵G3、过滤机Z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冷进液系统AA是由护滤器Z1Z、阀C1C、泵G1G、交换器Z2Z、所述交换器Z3Z、阀C2C、阀A9A、泵G2G、过滤机Z4Z、阀C3C、阀E5E、搅拌罐Z5Z、阀C4C、泵G3G、过滤机Z6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冷进液系统B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C1、所述泵G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冷进液系统A包括冷进液系统B;
所述冷进液系统BB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C1C、所述泵G1G、所述交换器Z2Z、所述交换器Z3Z、所述阀C2C、所述阀A9A、所述泵G2G、所述过滤机Z4Z、所述阀C3C、所述阀E5E、所述搅拌罐Z5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冷进液系统AA包括冷进液系统BB;
所述冷进液系统C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C1、所述泵G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阀D2、阀M7、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阀D5、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C2分别与阀A9、阀D2串联;
所述冷进液系统CC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C1C、所述泵G1G、所述交换器Z2Z、所述交换器Z3Z、所述阀C2C、阀D2D、阀M7M、所述泵G3G、所述过滤机Z6Z、阀D5D、所述阀E5E、所述搅拌罐Z5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C2C分别与阀A9A、阀D2D串联;
所述滤挂土系统A是由阀C8、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所述滤挂土系统A是过滤机Z4的预涂助滤剂的循环回路;
所述滤挂土系统AA是由阀C8C、所述阀A9A、所述泵G2G、所述过滤机Z4Z、所述阀C3C、所述阀E5E、所述搅拌罐Z5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所述滤挂土系统AA 是过滤机Z4Z的预涂助滤剂的循环回路;
所述滤挂土系统B是由阀D8、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所述阀D5、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所述滤挂土系统B是过滤机Z6的预涂助滤剂的循环回路;
所述阀E5分别与阀C3、阀D5串联;
所述滤挂土系统BB是由阀D8D、所述泵G3G、所述过滤机Z6Z、所述阀D5D、所述阀E5E、所述搅拌罐Z5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所述滤挂土系统BB是过滤机Z6Z的预涂助滤剂的循环回路;
所述阀E5E分别与阀C3C、阀D5D串联;
所述滤挂土系统C是由阀C7、泵G4、过滤机Z7、阀E4、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所述滤挂土系统C是过滤机Z7的预涂助滤剂的循环回路;
所述阀E5分别与阀D5、阀E4串联;
所述滤挂土系统CC是由阀C7C、泵G4G、过滤机Z7Z、阀E4E、所述阀E5E、所述搅拌罐Z5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所述滤挂土系统CC是过滤机Z7Z的预涂助滤剂的循环回路;
所述阀E5E分别与阀D5D、阀E4E串联;
所述大循环降温系统A是由阀E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C4、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阀C5、所述交换器Z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大循环降温系统AA是由阀E1E、所述交换器Z2Z、所述交换器Z3Z、所述阀C2C、所述阀A9A、所述泵G2G、所述过滤机Z4Z、所述阀C3C、所述阀C4C、所述泵G3G、所述过滤机Z6Z、阀C5C、所述交换器Z2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大循环降温系统B是由所述阀E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阀F1、所述交换器Z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C3分别与阀C4、阀F1串联;
所述大循环降温系统BB是由所述阀E1E、所述交换器Z2Z、所述交换器Z3Z、所述阀C2C、所述阀A9A、所述泵G2G、所述过滤机Z4Z、所述阀C3C、阀F1F、所述交换器Z2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C3C分别与阀C4C、阀F1F串联;
所述大循环降温系统C是由所述阀E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D2、所述阀M7、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所述阀C5、所述交换器Z2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C2分别与阀A9、阀D2串联;
所述大循环降温系统CC是由所述阀E1E、所述交换器Z2Z、所述交换器Z3Z、所述阀C2C、所述阀D2D、所述阀M7M、所述泵G3G、所述过滤机Z6Z、所述阀C5C、所述交换器Z2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C2C分别与阀A9A、阀D2D串联;
所述冷冻过滤系统A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C1、所述泵G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C4、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所述阀C5、所述交换器Z2、所述泵G4、所述过滤机Z7、阀C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冷冻过滤系统AA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C1C、所述泵G1G、所述交换器Z2Z、所述交换器Z3Z、所述阀C2C、所述阀A9A、所述泵G2G、所述过滤机Z4Z、所述阀C3C、所述阀C4C、所述泵G3G、所述过滤机Z6Z、所述阀C5C、所述交换器Z2Z、所述泵G4G、所述过滤机Z7Z、阀C6C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冷冻过滤系统B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C1、所述泵G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F1、所述交换器Z2、所述泵G4、所述过滤机Z7、所述阀C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C3分别与阀C4、阀F1串联;
所述冷冻过滤系统BB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C1C、所述泵G1G、所述交换器Z2Z、所述交换器Z3Z、所述阀C2C、所述阀A9A、所述泵G2G、所述过滤机Z4Z、所述阀C3C、所述阀F1F、所述交换器Z2Z、所述泵G4G、所述过滤机Z7Z、所述阀C6C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C3C分别与阀C4C、阀F1F串联;
所述冷冻过滤系统C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C1、所述泵G1、所述交换器Z2、所述交换器Z3、所述阀C2、所述阀D2、所述阀M7、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所述阀C5、所述交换器Z2、所述泵G4、所述过滤机Z7、所述阀C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C2分别与阀A9、阀D2串联;
所述冷冻过滤系统CC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C1C、所述泵G1G、所述交换器Z2Z、所述交换器Z3Z、所述阀C2C、所述阀D2D、所述阀M7M、所述泵G3G、所述过滤机Z6Z、所述阀C5C、所述交换器Z2Z、所述泵G4G、所述过滤机Z7Z、所述阀C6C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C2C分别与阀A9A、阀D2D串联;
所述常进液系统D是由所述护滤器Z1、阀D1、所述阀D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所述阀C4、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常进液系统DD是由所述护滤器Z1Z、阀D1D、所述阀D2D、所述阀A9A、所述泵G2G、所述过滤机Z4Z、所述阀C3C、所述阀E5E、所述搅拌罐Z5Z、所述阀C4C、所述泵G3G、所述过滤机Z6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常进液系统E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D1、所述阀D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常进液系统D包括常进液系统E;
所述常进液系统EE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D1D、所述阀D2D、所述阀A9A、所述泵G2G、所述过滤机Z4Z、所述阀C3C、所述阀E5E、所述搅拌罐Z5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常进液系统DD包括常进液系统EE;
所述常进液系统F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D1、所述阀M7、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所述阀D5、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D1分别与阀D2、阀M7串联;
所述常进液系统FF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D1D、所述阀M7M、所述泵G3G、所述过滤机Z6Z、所述阀D5D、所述阀E5E、所述搅拌罐Z5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D1D分别与阀D2D、阀M7M串联;
所述常进液系统G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D1、阀F2、所述泵G4、所述过滤机Z7、所述阀E4、所述阀E5、所述搅拌罐Z5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D1分别与阀M7、阀F2串联;
所述常进液系统GG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D1D、阀F2F、所述泵G4G、所述过滤机Z7Z、所述阀E4E、所述阀E5E、所述搅拌罐Z5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D1D分别与阀M7M、阀F2F串联;
所述常温过滤系统D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D1、所述阀D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过滤机Z4、所述阀C3、所述阀C4、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阀D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常温过滤系统DD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D1D、所述阀D2D、所述阀A9A、所述泵G2G、所述过滤机Z4Z、所述阀C3C、所述阀C4C、所述泵G3G、所述过滤机Z6Z、阀D4D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常温过滤系统E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D1、所述阀D2、所述阀A9、所述泵G2、所述过滤机Z4、阀D3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过滤机Z4分别与阀C3、阀D3串联;
所述常温过滤系统EE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D1D、所述阀D2D、所述阀A9A、所述泵G2G、所述过滤机Z4Z、阀D3D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过滤机Z4Z分别与阀C3C、阀D3D串联;
所述常温过滤系统F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D1、所述阀M7、所述泵G3、所述过滤机Z6、所述阀D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D1分别与阀D2、阀M7串联;
所述常温过滤系统FF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D1D、所述阀M7M、所述泵G3G、所述过滤机Z6Z、所述阀D4D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D1D分别与阀D2D、阀M7M串联;
所述常温过滤系统G是由所述护滤器Z1、所述阀D1、所述阀F2、所述泵G4、所述过滤机Z7、所述阀C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D1分别与阀M7、阀F2串联;
所述常温过滤系统GG是由所述护滤器Z1Z、所述阀D1D、所述阀F2F、所述泵G4G、所述过滤机Z7Z、所述阀C6C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阀D1D分别与阀M7M、阀F2F串联;
所述添加系统A是由所述搅拌罐Z5、添加泵G5、阀D6、所述过滤机Z4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添加系统AA是由所述搅拌罐Z5Z、添加泵G5G、阀D6D、所述过滤机Z4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添加系统B是由所述搅拌罐Z5、所述添加泵G5、阀D7、所述过滤机Z6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添加泵G5分别与阀D6、阀D7串联;所述添加系统BB是由所述搅拌罐Z5Z、所述添加泵G5G、阀D7D、所述过滤机Z6Z通过管道连接形成;
所述添加泵G5G分别与阀D6D、阀D7D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云芝,未经高云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41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冻过滤设备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用阴道缓释给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