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顾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与电力调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3906.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6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和敏;梁世强;姜玉雁;郭永献;曾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01K13/00;F01K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度夏 火电 空冷凝汽器 电力调峰 空冷机组 电力削峰填谷 本实用新型 发生装置 高峰用电 高低压 溶液罐 蓄水罐 溴化锂 储能 调峰 引入 吸收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顾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与电力调峰的装置,用以解决火电空冷机组安全度夏问题,采用溴化锂/水为工质的吸收发生装置,配合高低压溶液罐及蓄水罐,将昼夜调峰的储能思想引入彻底解决空冷机组安全度夏问题,同时将电力削峰填谷,保证白天高峰用电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的空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顾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与电力调峰的装置,用以解决空冷机组安全度夏问题,同时将电力削峰填谷,保证白天高峰用电负荷。
背景技术
截止目前,占比在73%以上的燃煤火力发电依然是我国电力供应的根本保障。相较与湿冷机组明显的节水优势,导致空冷系统逐渐成为我国富煤少水地区的首选。火电超大规模空冷热负荷排放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其中最典型的特征是由于环境空气温度的升高,凝汽器换热性能衰减,极大得抬高了汽轮机的排汽背压,恶化发电机组效率。研究表明:环境温度升高1℃,汽轮机机组真空度下降约2kPa,发电量下降约4MW;除此之外,环境空气高温有可能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当环境温度过高引起汽轮机排汽背压升高时,锅炉必须加煤以维持主汽压力,但当凝汽器背压波动下降时,由于减煤调节的滞后性,会引起主汽压力过高,进而造成锅炉和汽机跳闸。因此发展一种能够抑制空冷机组性能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夏季白天高温会导致发电机组效率严重衰减,发电量降低。但同时夏季白天高温时却恰恰是用电高峰之时。这对矛盾将对火电系统造成极大的压力,因此发展能够在昼夜间调峰的大规模储能系统可以避免因用电高峰而必须增建的装机容量。
针对空冷机组安全度夏问题,目前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降负荷运行或干湿联合改造措施。(1)降负荷运行,虽然可以保证机组的安全,但是这与高温情况用电量大的现状背道而驰;(2)进行干湿联合改造的措施,如中国专利“采用自然通风及复合运行模式的干湿联合冷却塔及其应用”(CN201510810682.7)中,基于自然通风冷却塔,提出了一种干湿联合运行方式,指出干段和湿段可以采用串联、并联或混合流程的复合运行模式,降低循环水温度的冷却塔。干湿联合冷却方式,一来湿冷效果也有极限(环境湿球温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再者违背了建造空冷机组的节水初衷。
针对电力昼夜调峰的需求,目前多提倡采用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举措虽为火电所普遍采用,但是这项技术对江河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极为严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不足主要在于:(1)常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需要额外热源加热空气,导致效率较低。例如中国专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N200710098467.4)提出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削峰填谷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电动机、压缩机、后冷却器、储气库、回热器、发电机、高压透平、低压燃烧室、低压透平。利用电能压缩空气并储存于地下,在用电高峰时将压缩空气放出,加热空气并驱动透平发电;(2)即使新兴的绝热/等温压缩空气储能,例如中国专利“一种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CN201510226671.4)中,由于充分利用回热系统,没有额外燃料的加入。但仍然解决不了如下问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能密度低,需要储气室过于宠大,为投资成本造成一定的压力;若选用地下洞穴储气,对地理条件的依赖特别大,则选址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兼顾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与电力调峰的装置,采用溴化锂/水为工质的吸收发生装置,配合高低溶液罐及蓄水罐,将昼夜调峰的储能思想引入彻底解决空冷机组安全度夏问题,同时将电力削峰填谷,保证白天高峰用电负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兼顾火电空冷凝汽器安全度夏与电力调峰的装置,用于解决火电空冷机组安全度夏及系统昼夜调峰问题,包括第一双向三通阀、第二双向三通阀、火电空冷凝汽器、蓄水罐和吸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双向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火电汽轮机的乏汽出口连通,第二端口经所述火电空冷凝汽器的热侧后与所述蓄水罐的进口连通,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双向三通阀的第一端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3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