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2509.3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芳;龚建良;凌川;黄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王晓霞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筋 主缆 发光条 吊线 分叉光缆 可识别 自承式 中心管式光缆 成品字型 对称分布 光纤容量 施工过程 使用寿命 自行发光 磨损 线缆 发光 光缆 摩擦 黑暗 | ||
1.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包括吊线(1)和主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筋(3)、第二连接筋(4)、第三连接筋(5)以及发光条(6),所述的主缆(2)的数量有三根,在吊线(1)的一侧排列成品字型,且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筋(3)、第二连接筋(4)、第三连接筋(5)与吊线(1)连接,第一连接筋(3)和第二连接筋(4)相对于第三连接筋(5)对称分布,所述的发光条(6)至少有两根,设置在第一连接筋(3)和/或第二连接筋(4)和/或第三连接筋(5)和/或主缆(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条(6)有两根,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筋(3)朝外的一侧以及所述的第二连接筋(4)朝外的一侧,并且两根发光条(6)采用不同的发光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缆(2)为中心管式光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缆(2)包括容纳在松套管(22)内的复数根光纤(21)、包覆在松套管(22)外的保护层(23)、包覆在保护层(23)外的铠装层(24)以及包覆在铠装层(24)外的外护套(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条(6)有两根,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连接筋(3)连接的主缆(2)的外护套(25)上以及所述的第二连接筋(4)连接的主缆(2)的外护套(25)上,并且两根发光条(6)采用不同的发光颜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25)的材料采用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PVC及阻燃聚心烯烃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筋(3)、第二连接筋(4)以及第三连接筋(5)采用与主缆(2)的外护套(25)相同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23)采用无纺布、聚酯带、玻璃纤维带、芳纶纱或玻璃纤维纱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铠装层(24)为复合钢带或不锈钢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分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筋(3)、第二连接筋(4)及第三连接筋(5)中均设有抗拉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25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阻燃抗开裂光缆
- 下一篇:一种夜间可识别的自承式多重防鼠咬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