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托及液压救援起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1337.8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1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5/06 | 分类号: | B61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赵德丰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托 限位柱 舌腔 车钩 钩腕 液压救援起复设备 本实用新型 钩头部位 钩舌 内壁 外轮廓 移位 挡块 钩头 滑移 契合 错位 传递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托及液压救援起复设备。顶托用于将力从起复器传递至待起复有轨车的起复点,所述起复点位于待起复有轨车车钩的钩头部位,所述钩头包括钩腕及位于所述钩腕前方的钩舌,所述钩腕与钩舌之间构造有舌腔;所述顶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舌腔,所述限位柱外轮廓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舌腔内壁相接触,且限位柱与舌腔内壁相接触的点和/或面构成所述起复点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将起复点的位置移至钩头部位,并将顶托的限位柱插入车钩的舌腔,并在限位柱四周辅以挡块的方式,极大的限制了顶托在起复位置上的滑移,实现了顶托与车钩的良好契合,避免了顶托与车钩在起复过程中发生移位或错位,使得起复作业更加快捷、安全、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轨车复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托及液压救援起复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脱轨复位的作业中,经常会需要用到顶复式液压复轨器,现有的顶复式液压复轨器的上端多为圆形平面,而对应的车体承重点或承重面大多为异形面,因此需要设置一个与车体受力点形状相匹配的顶托,以协助起复油缸将液压力传至脱轨的车体上,使车体得到举升、横移,从而完成复轨作业。可见,顶托在整个起复过程中的主要功用有两个:一是将起复油缸的液压力以正交的方式传递至车体,以满足直顶横移复轨器或三角形支撑复轨器对车体起复点垂直举升做功的需要;二是在起升、横移的过程中保证起复油缸与车体之间不会发生移位、错位,因此需要顶托与起复油缸、车体起复点之间具有良好的契合度。
目前,越来越多的车型,特别是新式重型电力牵引机车,车体下方密布很多机构及部件,空间上无法展开顶复式液压复轨器,也找不到裸露在外的车体中梁上的承重点或承重面,只能将受力点选择在车身外端的牵引车钩上,一旦起复点位置及受力面形状发生变化,顶托的设计也需随之改变。
现有的车钩形体大多为复杂曲面,采用铸造成型工艺,其外表面不进行二次加工,且现有的起复作业中的起复点均选在了车钩的钩身位置,从而带来下述问题:一是车钩的外廓形状尺寸漂移较大,二是钩身上没有规则的形面可以与顶托接触,三是车钩钩头可以上下、左右大范围活动,从而导致顶托与起复点之间无法实现有效契合,起复油缸施力时,顶托与起复点之间极易发生相对位移。
由于上述原因,现有的顶托用在外形不规则的车钩上时,大多将起复点选在钩身下方一小块接近平面的位置上,以实现单纯的面与面的接触,这样的方式存在下述不足:一是没有限制顶托与车钩横向间相互移位的措施;二是面接触顶复一般要求起复油缸处于作业点的正下方,一旦车钩下方存在管路、排障器、踏板等部件的干涉,起复油缸就没有“立锥之地”,从而无法使用该中起复方式。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顶托及液压救援起复设备,所述顶托的部分结构能够插入车钩的舌腔内,从而极大地限制了顶托在起复位置上的滑移,此外,本实用新型将起复位置从车钩的钩身部位移至钩头部位,使起复油缸避开了大多数车型的排障器、踏板等部件,方便了起复油缸的安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顶托,所述顶托用于将力从起复器传递至待起复有轨车的起复点,所述起复点位于待起复有轨车车钩的钩头部位,所述钩头包括钩腕及位于所述钩腕前方的钩舌,所述钩腕与钩舌之间构造有舌腔;所述顶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舌腔,所述限位柱外轮廓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舌腔内壁相接触,且限位柱与舌腔内壁相接触的点和/或面构成所述起复点的一部分。
所述顶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柱前方的钩舌间隙调整组件,所述钩舌间隙调整组件包括底座及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升降的撑杆,所述撑杆用于承托所述钩舌,且所述撑杆的顶端面为球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1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辊组合式制动梁及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刹车减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