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氨酯吸音泡沫加工用搅拌混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20832.7 | 申请日: | 2018-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2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荣;胡喜梅;谢君;谢剑宇;付奔腾;谢思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露达汽车隔音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混料装置 吸音泡沫 出料口 进料管 聚氨酯 装置腔 工作效率 搅拌机构 驱动机构 上端 侧壁 阀门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吸音泡沫加工用搅拌混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限流机构,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箱体上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充分的对物料进行搅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混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吸音泡沫加工用搅拌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氨酯硬质泡沫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用设备混合,经高压喷涂现场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氨酯泡有软泡和硬泡两种,软泡为开孔结构,硬泡为闭孔结构;软泡又分为结皮和不结皮两种,聚氨酯软泡的主要功能是缓冲,聚氨酯软泡常用于沙发家具、枕头、坐垫、玩具、服装和隔音内衬,聚氨酯硬泡体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其导热系数低,仅0.022~0.033W/(m*K),相当于挤塑板的一半,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外墙保温,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冷库保温隔热、管道保温材料、建筑板材、冷藏车及冷库隔热材等。
现有的搅拌混料装置,通过一个搅拌轴进行搅拌,其搅拌的效率速度低,使其工作的效率低,且搅拌混料的不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吸音泡沫加工用搅拌混料装置,其能够充分的对物料进行搅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氨酯吸音泡沫加工用搅拌混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限流机构,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箱体上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流机构包括贯穿在进料管侧壁上的限流板,所述限流板与进料管滑动连接,所述限流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进料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连接板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侧壁和进料管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下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箱体的下端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装置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装置腔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贯穿在箱体内底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侧壁等间距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脚。
优选地,所述电机上设有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先旋动螺纹杆,使连接板移动,连接板移动带动限流板移动,将泡沫倒入箱体中,旋动螺纹杆,使连接板通过拉力弹簧的拉力作用将其拉回,进而使限流板拉回,便于放料。
2,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进而能够进行搅拌。
3,打开阀门,取出搅拌后的泡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吸音泡沫加工用搅拌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露达汽车隔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露达汽车隔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0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