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0462.7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8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岱;张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佳岱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管 外针管 中心静脉 本实用新型 穿刺针尖 操作流程 工作效率 两端相通 配合设置 腔体壁面 一端设置 固定环 一次性 中空状 壁面 管壁 贴合 通孔 成功率 体内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针,包括外针管、固定环以及置管,所述外针管以及置管均呈两端相通的中空状,所述的外针管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针尖,所述的置管配合设置在外针管的腔体内且其壁面与腔体壁面适应贴合,所述的穿刺针尖上方的外针管的管壁设置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中心静脉置管针涉及的部件较少,成本低,便于推广,同时操作流程方便,一次性导入成功率高,不仅减轻了患者的通过,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针。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压测定从静脉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至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该管可做为补液和测压用,目前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步骤比较繁琐,一般采用置管套件分布进行置管,主要操作依次为导入粗管、导入导丝以及引导置管置入,在置管沿导入导丝进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不熟练的操作人员需要多次置管才可成功,耗时长,不仅造成操作人员的困扰,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中心静脉置管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静脉置管针,包括外针管、固定环以及置管,所述外针管以及置管均呈两端相通的中空状,所述的外针管的一端设置有穿刺针尖,所述的置管配合设置在外针管的腔体内且其壁面与腔体壁面适应贴合,所述的穿刺针尖上方的外针管的管壁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置管的一端的壁面设置有与第一通孔位置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的外针管由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构成,所述的第一半管与第二半管通过固定环固定,所述的固定环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的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的内壁面与对应的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的外壁面相互贴合适应,所述的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翼,所述的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对应的固定翼贴合并通过螺丝件相互固定,所述的置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配合连接注射器或注射针的连接头,所述的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与对应连接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贴合位置设置有固定凹槽,对应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设置有与固定凹槽配合的凸块,使得凸块配合设置在固定凹槽内,所述的连接头采用医用鲁尔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中心静脉置管针涉及的部件较少,成本低,便于推广,同时操作流程方便,一次性导入成功率高,不仅减轻了患者的通过,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心静脉置管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针管以及置管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佳岱,未经徐佳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04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外固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气囊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