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聚能热量回收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8905.9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2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翟滨滨;杨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滨滨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13/00;F25B27/00;F25B41/04;F25B41/0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金波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口 热量回收 热泵压缩机 连通 出气口 四通换向阀 热交换器 循环系统 储液器 聚能 本实用新型 循环装置 蒸发器 电子膨胀阀 接口连接 制热效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聚能热量回收循环系统,包括热泵压缩机、热量回收循环装置、四通换向阀、热交换器、储液器、经济体和蒸发器,所述热量回收循环装置安装在热泵压缩机上方;所述热泵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热交换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气口与储液器连通;所述储液器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分别与经济体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经济体的第一出气口与蒸发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经济体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热泵压缩机底部的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热能效比更高,制热效果更好的全聚能热量回收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聚能热量回收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集热设备中,工作原理大同小异,只不过在制热系统的处理上有所区别,这就导致了各个集热设备之间能效比的差异,作为制热系统的核心,热泵压缩机承担了最主要的制热工作,在集热设备在运行的时候热泵压缩机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积蓄在压缩机顶部,对于这些额外产生的热量,现有的集热设备对于这部分热量都没有好的利用方法,由于热泵压缩机所在的机箱放置在寒冷的室外,热泵压缩机运行时候产生的热量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散在冷空气中,这样就导致了不小的能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热能效比更高,制热效果更好的全聚能热量回收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聚能热量回收循环系统,包括热泵压缩机、热量回收循环装置、四通换向阀、热交换器、储液器、经济体和蒸发器,所述热量回收循环装置安装在热泵压缩机上方;所述热泵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热交换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气口与储液器连通;所述储液器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分别与经济体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经济体的第一出气口与蒸发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经济体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热泵压缩机底部的进气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热量回收循环装置为圆柱形厚铜片结构,所述铜片下表面焊接有S型走向的铜管;所述铜管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蒸发器的出气口连通,其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热泵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热泵压缩机的进气口之间还安装有汽液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蒸发器的出气口与铜管的进气口之间还安装有太阳能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经济体的第一出气口与蒸发器的进气口之间还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的经济体为补焓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在热泵压缩机上方加装一个热量回收循环装置,使经过蒸发器和太阳能板的低压低温介质气体通过热量回收循环装置上的铜管进行初次加热,这些被加热过的气体将会进入热泵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和现有技术方案相比,这样处理能够更加节省电量,热泵压缩机工作负荷也更小,有利于节能环保以及保护热泵压缩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量回收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滨滨,未经翟滨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8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动力用的余热回收结构
- 下一篇:集成式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