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7835.5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2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叶筱;杜国庆;蒋克勇;钱丹阳;穆峰;梅雷;钟凯;鲁伟;方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6 | 分类号: | E03F5/16;E03F5/10;E03F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张祥骞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 蓄水池 事故油池 腔体 密封水箱 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 箱式变电站 排水装置 驱动机构 上密封件 虹吸管 活塞式 下水管 伸入 交叉设置 拉力弹簧 排水口处 腔体顶部 下密封件 出水口 过滤层 侧壁 地排 通孔 下端 中段 连通 积水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包括连接在事故油池排水口处的排水管、依次设置在排水管前端内部的若干过滤层、依次设置的密封水箱与蓄水池、活塞式驱动机构、连通密封水箱与蓄水池的虹吸管、与排水管的末端相连且伸入蓄水池内的下水管以及设置在密封水箱底部的自动出水口。活塞式驱动机构包括与排水管中段交叉设置且与排水管内部相连通的腔体,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在腔体内的上密封件、连杆及下密封件,以及连接在腔体顶部与上密封件顶部之间的拉力弹簧。腔体的下端伸入至蓄水池内,且腔体位于蓄水池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虹吸管底部的高度低于腔体底部和下水管底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事故油池中的积水及时、高效地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500kV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电抗器等储油设备,均设计有事故油池。事故油池能在储油设备发生泄漏事故中,存储流出油污。在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雨水侵入事故油池是无法避免的。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油分布在事故油池的上层,水分布在事故油池的下层。目前通常采用水泵将事故油池中的水排出,但这种方式仅能用人工观察抽水,无法及时将事故油池底部的积水抽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将事故油池中的积水及时、高效地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包括横向连接在事故油池排水口处的排水管、依次设置在排水管前端内部的若干过滤层、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密封水箱与蓄水池、用于驱动蓄水池中的水进入密封水箱的活塞式驱动机构、连通密封水箱与蓄水池的虹吸管、与排水管的末端相连且伸入蓄水池内的下水管以及设置在密封水箱底部的自动出水口。
所述活塞式驱动机构包括与排水管中段交叉设置且与排水管内部相连通的腔体,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在腔体内的上密封件、连杆及下密封件,以及连接在腔体顶部与上密封件顶部之间的拉力弹簧;所述腔体的下端伸入至蓄水池内,且腔体位于蓄水池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虹吸管的上端位于密封水箱内,下端位于蓄水池内,且虹吸管底部的高度低于腔体底部和下水管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过滤层的高度从前向后依次增高。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水箱内设有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的上端伸入密封水箱内;所述连杆连接在上密封件与下密封件之间;所述上密封件及下密封件的外径大于等于腔体的内径;所述通孔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两排,每一排均包括沿腔体圆周均匀分布的若干个。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出水口包括设置在密封水箱底部且与密封水箱内部相连通的出水管、转动连接在出水管底部开口处的翻板、设置在翻板左端上方的配重块、设置在翻板右端上方的磁铁以及设置在出水管内部侧壁上的与磁铁相适应的铁块;所述翻板包括翻板主体和设置在翻板主体左端前后两侧的旋转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层,能够对从事故油池排出的水中的油等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设置蓄水池,能够使从事故油池排出的水通过向下倾斜设置的排水管以及纵向设置的下水管流入到蓄水池中储存起来;通过设置活塞式驱动机构以及连通上蓄水池的虹吸管,能够利用虹吸效应,在活塞式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蓄水池中的水通过虹吸管排到密封水箱中;通过设置自动出水口,能够在密封水箱中的水达到一定存储量时,自动向外排出,且在水排出后,自动出水口能够自动关闭。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将事故油池中的积水及时、高效地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78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防洪、蓄水及灌溉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规则大跨度污水池加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