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见与红外同步成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3423.4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7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涛;盛亚茗;尚洁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4;H04N5/2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康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成像 采集机构 分光棱镜 正光焦度 透镜组 本实用新型 红外光图像 可见光图像 画面一致 镜头 大光圈 体积小 光阑 物侧 像侧 像质 输出 融合 | ||
一种可见与红外同步成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分光棱镜以及分别设置于分光棱镜的两个输出面上的可见光图像采集机构和红外光图像采集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大光圈,超高像质,体积小,可见与红外同步成像,且画面一致易于可见与红外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光学器件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可见与红外同步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防监控成像装置通过红外图像的引入,使得夜间场地也能得到有效的监控。但红外下图像失去了色差信息,画面为黑白,不如可见易于辨别,同时单镜头开启可见模式又无法同时使用红外模式。有甚者使用两个镜头一个可见成像一个红外成像,那这样体积成本又会提升,而且由于存在视差,这种模式下可见与红外的图像也不易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可见与红外同步成像镜头,具有大光圈,超高像质,体积小,可见与红外同步成像,且画面一致易于可见与红外融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分光棱镜以及分别设置于分光棱镜的两个输出面上的可见光图像采集机构和红外光图像采集机构。
所述的可见光图像采集机构包括:红外截止滤片和可见图像传感器。
所述的红外光图像采集机构包括:可见光截止滤片和红外图像传感器。
所述的红外截止滤片和可见光截止滤片通过点胶的方式固定在机构件上。
所述的可见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均采用AA调焦的方式进行预调焦,然后通过点胶方式固定在镜头中。
所述的分光棱镜包括两个互相胶合的直角棱镜,其胶合面具有透过可见反射红外的效果,从而将同一光路分为可见与红外两路光路。
所述的第一透镜组至少包括:两枚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和两枚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具体地,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用于畸变控制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所述的第二透镜组至少包括:一枚具有正光焦度的胶合镜片和两枚具有正光焦度的非胶合透镜,具体地,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一枚凸透镜和一枚凹透镜组成的胶合镜片和两枚具有正光焦度用于场曲及像散矫正的透镜。
所述的凸透镜满足1.47<Nd2<1.7,60<Vd2<85,为低色散材料,能有效矫正宽波段下的球差和慧差,使成像画面清晰。
所述的胶合镜片的焦距与本实用新型所述镜头有效焦距的比值为2<f21<3;
所述的第二透镜组中的两枚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的焦距与有效焦距的比值为2.3<f23/f<2.9,1.8<f24/f<2.4,以保证镜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
所述的第二透镜组中的最后一枚透镜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量满足dn/dt<0,以保证镜片用以补偿温度变化对光路性能的影响,使得镜头在高低温下不虚焦,以达到在更多复杂环境中使用的目的。
所述的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与有效焦距的比值为1.6<f2/f<2,以保证镜头的光焦度合理分配,从而更好地矫正大光圈引起的像差。
本实用新型所述镜头的总长度与有效焦距的比值为6.1<TTL/f<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3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成像镜片组
- 下一篇:摄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摄像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