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失模块速充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3095.8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3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马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裕工耐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4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固接 外壁 内侧端部 螺纹杆 接块 套块 填充物 密封件 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 顶端中心 间隙连接 快速填充 螺纹连接 内壁顶端 螺纹套 内板 套接 贴合 铸造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失模块速充料机构,包括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内壁顶端内侧均固接有内板,所述第一接块的顶端中心处固接有第一外块,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内侧套接有第二套块,所述第二套块与螺纹杆间隙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第二套块的外壁内侧端部中心处固接有第二接块,所述第二接块的内侧端部固接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内侧端部中心处固接有第二硬性密封件,所述第二硬性密封件的内侧与第一模具的外壁左右两端贴合。该消失模块速充料机构,当需要进行快速填充时,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配合,通过该可以在铸造时开始注入填充物,减少了注入填充物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失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失模块速充料机构。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由于无粘结剂的干砂在浇注过程中经常发生坍塌的现象,所以1967年德国的A.Wittemoser采用了所谓磁型铸造,1971年,日本的Nagano发明了V法(真空铸造法),受此启发,今天的消失模铸造在很多地方也采用抽真空的办法来固定型砂,因此,近20年来消失模铸造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消失模铸造是一种近无余量、精确成型的新工艺, 该工艺无需取模、无分型面、无砂芯,因而铸件没有飞边、毛刺和拔模斜度, 并减少了由于型芯组合而造成的尺寸误差,铸件表面粗糙度可达Ra3.2至 12.5μm;铸件尺寸精度可达CT7至9;加工余量最多为1.5至2mm,可大大减少机械加工的费用,和传统砂型铸造方法相比,可以减少40%至50%的机械加工时间,但是铸造时无法快速进行填充,会占用多余的铸造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失模块速充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失模块速充料机构,包括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内壁顶端内侧均固接有内板,所述内板的内侧端部之间固接有第一套块,所述第一套块的内侧左右两端中心处均固接有第一硬性密封件,所述第一硬性密封件的内侧贴合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外壁右端中心处固接有入料管,所述管道的左端顶部固接有单向阀,所述管道的顶端固接有拉杆,所述第一模具的外壁上下两端外侧四角均固接有第一接块,所述第一接块的顶端中心处固接有第一外块,所述第一外块的外侧端部固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外侧端部中心处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内侧套接有第二套块,所述第二套块与螺纹杆间隙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第二套块的外壁内侧端部中心处固接有第二接块,所述第二接块的内侧端部固接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内侧端部中心处固接有第二硬性密封件,所述第二硬性密封件的内侧与第一模具的外壁左右两端贴合。
优选的,所述内板的顶端中心处固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固接有托块,所述托块的顶部贴合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侧端部固接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内侧端部固接有第三接块,所述第三接块的内侧端部与管道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具的外侧端部中心处固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套接有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顶端中心处固接有拉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裕工耐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裕工耐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3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快速脱蜡釜
- 下一篇:一种方便脱模的电机壳消失模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