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粘结构的陶瓷煲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2122.X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6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林贵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夏金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A47J36/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颜呈燕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煲体 上端 弹簧 弹射装置 弹簧槽 陶瓷煲 轴承轴 防粘 孔槽 加热 本实用新型 夹层内壁 受热 不均匀 翻动 侧壁 滑轮 煲盖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粘结构的陶瓷煲,包括煲体和煲盖,所述煲体上端设有端手,所述端手上端设有第一孔槽,所述端手远离煲体一侧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煲体侧壁设有轴承轴,所述轴承轴上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煲体夹层内壁设有若干滑轮,所述煲体底部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U形弹射装置。有益效果:通过U形弹射装置的使用,让食物不与受热的煲底直接接触,并且弹簧和第二把手的配合,让食物每个一段时间就能翻动一次,从而使得食物不会粘底,更加使得食物的加热速度变快和味道不会因为加热不均匀而产生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防粘结构的陶瓷煲。
背景技术
美食是很多人的爱好之一,对于陶瓷煲这种既能保护食物的本来味道,又不会像铁质炊具那样产生各种对身体有害的微量元素,成为很多人的喜爱,但是现有的陶瓷煲烹饪食物的过程中,某些食物与陶瓷煲直接接触时,易粘在陶瓷煲内的底部,不但破坏了一定量的食物,还使得陶瓷煲不易清洗,现有的解决方法实在陶瓷煲内放置一隔垫,该隔垫中部向上凸起,覆盖于陶瓷煲内的地面上,但是这个方法食物仍然比较容易粘在该隔垫上,并且隔垫的使用使得加热速度变慢和加热食物的不均匀,还有现有的陶瓷煲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空间较小,翻动食物的时候极为不便,容易造成食物加热不均和食物的掉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粘结构的陶瓷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粘结构的陶瓷煲,包括煲体和煲盖,所述煲体上端设有端手,所述端手上端设有第一孔槽,所述端手远离煲体一侧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煲体侧壁设有轴承轴,所述轴承轴上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煲体夹层内壁设有若干滑轮,所述煲体底部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U形弹射装置,所述U形弹射装置包括弧形侧边和底座,所述弧形侧边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铰链连接。
所述煲盖包括盖边、顶盖和第一把手,所述盖边通过第二铰链活动连接所述顶盖,所述盖边内壁设有第二凸起,所述顶盖内壁设有第一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槽与所述第二孔槽分别和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截面为正方形,并且,所述弹簧靠近所述第二把手一端截面面积比远离第二把手一端的截面面积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把手通过绳索跟滑轮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U形弹射装置通过第一铰链和弧形侧边与所述煲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侧边数量为四个,所述底座为圆柱形,并且每两个相邻弧形侧边相互搭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U形弹射装置的使用,让食物不与受热的煲底直接接触,并且弹簧和第二把手的配合,让食物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翻动一次,从而使得食物不会粘底,使得食物受热均匀,更加使得食物的加热速度变快和味道不会因为加热不均匀而产生变化,煲盖和U形弹射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不用外界拿取其他的炊具翻动食物,减少了拿取使用其他炊具的时间,增加了做饭的效率,较大程度的减少了食物滑落的机率; 为了对废旧陶瓷料进行充分利用,可以采用废旧料制作该陶瓷煲,其耐热性也较好,且环保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夏金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夏金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2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