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环保型开启限位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1992.5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5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唐治友;李方芬;唐安星;葛良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双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7/00 | 分类号: | E05D7/00;E05D11/02;E05D1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09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套 车门 限位杆 抖动 弹簧 铰链 开启限位 支撑装置 环保型 汽车用 滑槽 车身 柴油机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 车内门板 开启状态 润滑装置 限位铰链 发送机 固定的 内管套 支撑力 裂痕 怠速 汽油 发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环保型开启限位铰链,包括主体,还包括支撑装置和润滑装置,所述主体包括限位杆和车内门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滑槽和外管套,所述滑槽位于限位杆的内侧,所述外管套位于限位杆的下方,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外管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管套;通过设计安装了外管套等,便于在开启车门时为车门提供部分支撑力,解决了现有的限位铰链,由于没有设置外管套类装置,且因为柴油机发动机的特性,启动后怠速时抖动相较汽油发送机较大,若此时车门为开启状态,发动机会带动车身和车门抖动,长期如此,车身与铰链固定的部位,会因车门的抖动而出现裂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限位铰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环保型开启限位铰链。
背景技术
本限位铰链应用于汽车组装,在日常的限位铰链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车门抖动导柱车身受损的情况,本限位铰链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极大的提升了使用周期。
现有的限位铰链,由于没有设置外管套类装置,且因为柴油机发动机的特性,启动后怠速时抖动相较汽油发送机较大,若此时车门为开启状态,发动机会带动车身和车门抖动,长期如此,车身与铰链固定的部位,会因车门的抖动而出现裂痕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用环保型开启限位铰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环保型开启限位铰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限位铰链,由于没有设置外管套类装置,且因为柴油机发动机的特性,启动后怠速时抖动相较汽油发送机较大,若此时车门为开启状态,发动机会带动车身和车门抖动,长期如此,车身与铰链固定的部位,会因车门的抖动而出现裂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环保型开启限位铰链,包括主体,还包括支撑装置和润滑装置,所述主体包括限位杆和车内门板,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滑槽和外管套,所述滑槽位于限位杆的内侧,所述外管套位于限位杆的下方,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外管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管套,所述内管套的底部外侧连接有旋盖。
优选的,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油箱,所述润滑油箱的位于车内门板的内侧,所述润滑油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油管,所述润滑油箱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底面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出油管的内侧卡合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活塞,所述橡胶活塞的一侧一体式连接有抵柱,所述抵柱的一侧胶接有橡胶垫,所述出油管的一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车门板和限位盒,所述车门板的一侧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限位盒,所述车内门板与车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内管套的顶部通过滑轮与滑槽滑动连接,且第一弹簧的一侧与内管套的顶部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门板与外管套和抵柱对应的部位开设有收纳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限位杆底部的外管套等,便于在开启车门时为车门提供部分支撑力,解决了现有的限位铰链,由于没有设置外管套类装置,且因为柴油机发动机的特性,启动后怠速时抖动相较汽油发送机较大,若此时车门为开启状态,发动机会带动车身和车门抖动,长期如此,车身与铰链固定的部位,会因车门的抖动而出现裂痕的问题。
(2)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车内门板内侧的润滑油箱,便于在开启车门时为限位杆表面滴加润滑油,解决了现有的限位铰链,由于没有设置润滑油箱等装置,需要人工为限位杆添加润滑油,若未及时的为限位杆添加润滑油,则可能造成限位盒内的弹性体与限位杆摩擦系数过大,导致需要大力才能将车门开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限位铰链的竖截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双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双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1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锌合金铰链
- 下一篇:一种定位红外线灯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