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筒吸笔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1876.3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尹宗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62 | 分类号: | G02B27/62;G02B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鼎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5 | 代理人: | 赵月娜 |
地址: | 12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笔 镜筒 吸头 拾取 本实用新型 产品外观 传统使用 技术要点 喇叭口状 前端螺纹 人为因素 吸气软管 主体尾部 组装效率 镜头 镊子 后端面 垫圈 肩部 外周 损伤 相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筒吸笔,包括空心吸笔主体、设于空心吸笔主体尾部的吸气软管,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空心吸笔主体的前端螺纹连接有镜筒吸头,所述镜筒吸头的后端面与空心吸笔主体前端的肩部之间设有垫圈,所述镜筒吸头的前端呈喇叭口状,所述空心吸笔主体的外周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淘气孔。其为手组镜头中镜筒拾取提供快捷的使用方法,降低人为因素对产品外观的影响,避免了传统使用镊子的过程中对镜头外观造成损伤,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组装效率,而且适于不同型号的镜筒拾取,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组光学镜头的工具,特别是一种镜筒吸笔。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头模组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摄像头的镜头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对于镜头组装工艺而言,镜头外观与产品质量及作业效率紧密相连。
但传统使用镊子拾取镜筒的过程中会对镜头外观造成损伤,造成产品不良率上升;而现有的用于镜头组装的吸笔又普遍存在适用范围窄、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镜筒吸笔,其为手组镜头中镜筒拾取提供快捷的使用方法,降低人为因素对产品外观的影响,避免了传统使用镊子的过程中对镜头外观造成损伤,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组装效率,而且适于不同型号的镜筒拾取,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镜筒吸笔,包括空心吸笔主体、设于空心吸笔主体尾部的吸气软管,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空心吸笔主体的前端螺纹连接有镜筒吸头,所述镜筒吸头的后端面与空心吸笔主体前端的肩部之间设有垫圈,所述镜筒吸头的前端呈喇叭口状,所述空心吸笔主体的外周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淘气孔。
上述的镜筒吸笔,所述空心吸笔主体的尾部设有防脱倒棱结构,以与吸气软管连接紧固。
上述的镜筒吸笔,所述镜筒吸头的喇叭口状前端的根部直径小于空心吸笔主体的直径,镜筒吸头的喇叭口状前端的末端直径与空心吸笔主体的直径相等。
上述的镜筒吸笔,所述镜筒吸头后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空心吸笔主体的前端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手指堵住或放开淘气孔实现空心吸笔主体内负压或正常气压状态,从而达到吸取镜筒和放下镜筒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避免了镊子尖端对镜筒外观的损伤,提高了镜头的外观良率,组装效率也远高于手动吸取的夹取效率。
2、空心吸笔主体的前端与镜筒吸头螺纹连接,即可拆卸,因此,方便替换,从而适合不同型号的镜筒拾取。
3、由于镜筒吸头的前端呈喇叭口状,用喇叭口状前端吸取镜筒的小径端,参见图1-3,不管是什么型号的镜筒其小径端均为圆柱形,因此,圆柱形小径端的端面与镜筒吸头的喇叭口状前端的内壁接触紧密,因此拾取稳定,而且喇叭口状前端的内壁为直径渐变形内壁,适于多种型号不同直径的镜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镜筒吸头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吸气软管、2.空心吸笔主体、3.淘气孔、4.垫圈、5.镜筒吸头、6.镜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该镜筒吸笔,包括空心吸笔主体2、设于空心吸笔主体2尾部的吸气软管1,吸气软管1的末端用于与气泵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1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低成本的激光投影散斑消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镜腿眼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