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绝缘挤塑装置用便于加速冷却的冷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1638.2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9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周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振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冷却槽 电线电缆 挤塑装置 加速冷却 固定轴 金属块 绝缘 蓄水槽 齿轮 浮块 本实用新型 排泄 电机带动 控制阀门 上下移动 中间设置 出水口 导线槽 连接杆 入水口 外框 水管 电机 观测 水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绝缘挤塑装置用便于加速冷却的冷却槽,包括外壳、第一金属块、电机、蓄水槽、水管、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轴。该电线电缆绝缘挤塑装置用便于加速冷却的冷却槽,通过浮块在外框的内部上下移动,可以方便的对冷却槽内部的水的高度进行观测,在水位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浮块上的第二金属块会与第一金属块接触,这样会让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让连接杆控制阀门打开,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将蓄水槽内部的水进行排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塑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线电缆绝缘挤塑装置用便于加速冷却的冷却槽。
背景技术
电缆是现代电子电缆领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多架设空中或深埋地下用于电力的运输,电缆通常是由一个或多根导线组成,每个导线之间用一种绝缘的材料分开,且整体的外壳也用一种高强度的绝缘外壳包裹,在生产的时候需要进行挤塑,在挤塑结束后往往需要对其降温,但市场上大多数的电缆挤塑降温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且降温速度慢,不能方便控制水位的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电缆绝缘挤塑装置用便于加速冷却的冷却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电缆挤塑降温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且降温速度慢,不能方便控制水位的高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线电缆绝缘挤塑装置用便于加速冷却的冷却槽,包括外壳、第一金属块、电机、蓄水槽、水管、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中间设置有第二导线槽,所述第一金属块设置于外壳的下方,且第一金属块的外侧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部设置有浮块,所述浮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金属块,所述电机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且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设置有水阀,且水阀的上方设置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设置于冷却槽的内部,且冷却槽设置于外壳的中间上方,所述蓄水槽设置于水阀的下方,且蓄水槽的外侧设置有导热条,所述导热条的下方设置有制冷机,所述水管设置于蓄水槽的左侧,且水管的左侧安装有水泵,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冷却槽的左侧,且出水口的中间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入水口设置于蓄水槽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第一固定轴、第一导线槽、第二转轴、第二固定轴和第二导线槽设置有两组,且2组第一转轴、第一固定轴、第一导线槽、第二转轴、第二固定轴和第二导线槽对称分布在冷却槽的两侧,并且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一导线槽位置与第二固定轴上的第二导线槽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线槽的剖面为半圆形,且第一导线槽的内部形状尺寸与第二导线槽的内部形状尺寸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浮块为泡沫材质,且浮块与外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条的数量设置有四个,且4个导热条等距离的分布在蓄水槽的外猜测,并且导热条内侧的形状尺寸与蓄水槽外侧的形状尺寸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右侧表面均匀分布有出水孔,且出水口的长度约等于冷却槽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线电缆绝缘挤塑装置用便于加速冷却的冷却槽:
1.通过浮块在外框的内部上下移动,可以方便的对冷却槽内部的水的高度进行观测,在水位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浮块上的第二金属块会与第一金属块接触,这样会让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让连接杆控制阀门打开,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将蓄水槽内部的水进行排泄;
2.固定轴上的导线槽可以方便对线缆进行固定,避免线缆在冷却的时候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振,未经吴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1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的线缆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承载力强变形小的铜线加工用绞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