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1239.6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0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江安;于仕波;宋德安;姜晓华;廖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安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12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氧池 曝气沉砂池 进料口 出料管线 二沉池 好氧池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出料口 格栅 缺氧 污水处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 耐负荷冲击 城市管网 分支连接 降解效率 容积负荷 输送管线 沼渣处理 工艺流程 反硝化 能力强 好氧 沼渣 污染物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格栅、曝气沉砂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曝气沉砂池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城市管网经格栅与曝气沉砂池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曝气沉砂池的出料管线设有分支,分支Ⅰ连接到所述缺氧池的进料口,分支Ⅱ经沼渣输送管线连接到外部沼渣处理系统;所述缺氧池的出料口与好氧池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好氧池的出料管线设有分支,第一分支连接到二沉池,第二分支回流至缺氧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料管线设有分支,分支一连接至城河,分支二回流至缺氧池。本工艺流程具有效率高、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容积负荷高、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污水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污水处理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曝气沉砂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曝气沉砂池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城市管网经格栅与曝气沉砂池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曝气沉砂池的出料管线设有分支,分支Ⅰ连接到所述缺氧池的进料口,分支Ⅱ经沼渣输送管线连接到外部沼渣处理系统;所述缺氧池的出料口与好氧池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好氧池的出料管线设有分支,第一分支连接到二沉池,第二分支回流至缺氧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料管线设有分支,分支一连接至城河,分支二回流至缺氧池。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为粗格栅和细格栅,城市管网经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与曝气沉砂池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粗格栅和细格栅均经沼渣输送管线与外部沼渣处理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紫外线消毒池和V型沉淀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料管线设有分支,分支一经紫外线消毒池和V型沉淀池连接至城河。
进一步地,所述二沉池的出料管线设有分支,分支二经污泥泵房回流至缺氧池。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泵房还经浓缩池和贮泥池连接至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进一步地,还包括初沉池,所述曝气沉砂池的出料管线设有分支,分支Ⅰ经初沉池连接到所述缺氧池的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初沉池与所述贮泥池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安生物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安生物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1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地下水道防堵塞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黑臭水体治理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