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连接管路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1079.5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7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褚笑天;马岳;郭志强;孙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12 | 分类号: | F16D25/12;F16L9/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贾玉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段 离合连接 管接头 车辆动力总成 本实用新型 车身前围 离合分泵 车身 管路形成 尼龙材料 拆卸 曲状 吸收 泄露 车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连接管路和具有其的车辆,离合连接管路用于连接车身前围与离合分泵以吸收车辆动力总成与车身之间的相对运动,其特征在于,离合连接管路形成为尼龙材料件,离合连接管路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二管段的一端与第一管段的一端相连,第二管段形成为曲状结构以吸收车辆动力总成与车身之间的相对运动;两个管接头,两个管接头分别设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另一端以连接车身前围与离合分泵。本实用新型的离合连接管路,整体重量较轻,柔性较高,安装时可以弯曲后进行安装及拆卸,具有精确的走向,可以适应不同车型。该离合连接管路无需表面处理,并且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无需使用管接头相连,减少了管路中的泄露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合连接管路和具有该离合连接管路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离合连接管路总成一般采用钢管加软管的结构。连接钢管安装在车身前围上,分泵接头与动力总成上的离合分泵进行连接。车辆行进中,动力总成与车身前围存在相对运动,通过离合软管的伸缩变形来吸收动力总成与车身之间的相对运动。
现有的离合连接管路重量大,并且离合连接管路总成中的钢管为金属材质,需要防腐处理,连接钢管为金属管路无法变形,安装拆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连接管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离合连接管路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离合连接管路,用于连接车身前围与离合分泵以吸收车辆动力总成与车身之间的相对运动,离合连接管路形成为尼龙材料件,所述离合连接管路包括:
第一管段;
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管段形成为曲状结构以吸收车辆动力总成与车身之间的相对运动;
两个管接头,两个所述管接头分别设在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另一端以连接车身前围与离合分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分别与所述管接头激光焊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段形成为S形弯管或螺旋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离合连接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合连接管路,整体重量较轻,柔性较高,安装时可以弯曲后进行安装及拆卸,具有精确的走向,可以适应不同车型。该离合连接管路无需表面处理,并且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无需使用管路接头相连,减少了管路中的泄露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离合连接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合连接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离合连接管路100;
第一管段10;
第二管段20;
管接头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1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农机行业离合器刹车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窗帘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