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差测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0729.4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4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蓝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L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气压检测口 采集管 测控器 压差 差压传感器 内置电路板 气压监测 装饰面板 走道 壳体 建筑物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金属支架 壳体背面 气管连接 现场安装 专用产品 楼梯间 嵌入孔 易安装 检测 拆解 对壳 接线 前室 气管 预留 美观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差测控器,包括壳体,内置电路板、还包括装饰面板,壳体设气压监测孔,内置电路板上设MCU芯片,还设差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顶部设有第一气压检测口、第二气压检测口,第一气压检测口通过气压监测孔检测前室或者楼梯间的气压;第二气压检测口与气管连接,气管与气压采集管连接,气压采集管末端与装饰面板连接,气压采集管连接到走道,检测走道气压。该压差测控器美观、易安装、与建筑物高度融合,满足了作为现代民用建筑物专用产品对安装方便和与建筑完美结合的基本要求,压差测控器在现场安装时无论接线还是接气压采集管均无需对壳体做任何拆解,壳体背面预留金属支架嵌入孔方便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的消防正压送风系统的气压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差测控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生火灾时,绝大多数的人员伤亡不是因为火,而是烟气,随着可燃物的燃烧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未完全燃烧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人的呼吸道吸入体内,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抑制火势蔓延、阻止烟气扩散。正压送风系统的送风口出风可使楼梯间及消防前室相对走道形成正压,阻挡有害烟气进入人的疏散通道,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提出规范:防烟楼梯间内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余压值应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应为25-30Pa。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同样对防烟楼梯间及电梯前室余压值进行了明确规范:机械加压送风应满足走道→前室→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30Pa;
2、防烟楼梯间、防烟电梯井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50Pa。
如果正压送风系统送风量及送风时间不可控时,正常的逃生路线有可能会因为前室正压过大,造成防火门无法开启的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可以实时监测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的气压,并根据监测值发出指令。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差测控器,包括壳体,内置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面板,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内置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设第一气压采集孔;所述内置电路板上设MCU芯片,所述内置电路板上还设差压传感器,所述差压传感器顶部设有第一气压检测口、第二气压检测口,所述第一气压检测口通过第一气压采集孔检测气压;所述第二气压检测口与气管连接,所述气管与气压采集管连接,所述气压采集管末端与所述装饰面板连接,所述气压采集管连接到走道,检测走道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MCU芯片中设集成的A/D转换器,将压差测控器采集到的信号与基准电压值进行比较后换算得出压差值,MCU进行逻辑编程控制,与设定阈值气压值进行比较,通过判断压差值与阈值的关系,来发出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包括上底板、上盖板、观察板,所述上底板、上盖板通过卡扣将观察板卡在一起,组装方便,所述上盖板的长度与所述上底板的长度相同,所述上盖板的宽度为所述上底板的宽度的一半,所述上盖板卡接在所述上底板上半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内部设有壳体组装孔、气嘴、气嘴安装孔、接线端子窗口,气嘴通过气嘴安装孔固定在壳体内,所述气嘴安装孔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下部或顶部,气嘴放大内径后通过软管与走道连接,检测走道气压,通过气嘴变径,可以增加检测走道的距离及灵敏度。
当现场墙内预留了气管及电线的预埋PVC管时,可选用气嘴在下壳体下部的暗装方案,预埋PVC管接气嘴经过盒暗装至走道;当现场墙内没有走气管的PVC管预埋时,可选用气管在壳体顶部的明装方案,气管通过顶部气嘴部分明装接至走道,电线通过接线端子窗口接入86暗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蓝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蓝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0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录放音功能的警报器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节能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