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风险源叠加的三防风险评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0388.0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3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健;雷勇;谢龙;李文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健;雷勇;谢龙;李文鼎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W1/02;G0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险评估 土壤水分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风速传感器 雨量传感器 风险源 支撑柱 叠加 对比分析 评估机构 工控机 上侧壁 上端 监测 外部 夹持 震动 土壤 风力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风险源叠加的三防风险评估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有评估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对外部风力、雨量和土壤湿度进行监测,并通过工控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进行风险评估,并对设置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夹持,避免了外部撞击震动造成的影响,保证了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风险源叠加的三防风险评估装置。
背景技术
防汛、防旱以及防风通常被简称为三防,其具体职能包括预防及妥善应对暴雨、内涝、台风、汛期等灾情或特殊气候现象,评估是指判断某事物的价值、正确性、可行性及可取性的过程,多灾情和特殊气候进行有效评估能保证生产或人身安全向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经济的方向转变。
鉴于此,如何对风险进行评估,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多风险源叠加的三防风险评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风险源叠加的三防风险评估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有评估机构。
优选地,所述评估机构包括放置箱和与放置箱外壁固定连接的工控机,所述放置箱的一侧侧壁铰链连接有门板,所述放置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三个水平设置的放置板,三个所述放置板上依次放置有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工控机连接,每个所述放置板上均设有夹持装置。
优选地,所述风速传感器的输入端贯穿放置箱的上侧壁延伸至放置箱的外部,所述风速传感器的输入端与放置箱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层,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的输入端贯穿放置箱的内底壁延伸至放置箱的外壁并插入地面内部。
优选地,所述门板上开设有与雨量传感器位置相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内安装有透明玻璃。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个与放置板上侧壁转动连接的夹持板,每个所述夹持板上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每个所述放置板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倒立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每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杆,每个所述U型杆的两个突出端均贯穿放置板延伸至放置板的上侧并套设在其中一个滑杆上。
优选地,每个所述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片。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基于多风险源叠加的三防风险评估装置的优点在于:
1、设置夹持板,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端的伸缩实现U型杆的移动,进而带动夹持板往内侧或外侧翻转,实现对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夹持和松弛,安装固定方便,方便检测维修,同时通过固定避免了外部撞击震动造成的影响。
2、设置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对外部风力、雨量和土壤湿度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传递至工控机内部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进行风险评估,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证生产或人身安全向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经济的方向转变。
3、通过将风速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的输入端延伸至放置箱的外部,方便对风速和土壤湿度监测工作的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对外部风力、雨量和土壤湿度进行监测,并通过工控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进行风险评估,并对设置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夹持,避免了外部撞击震动造成的影响,保证了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健;雷勇;谢龙;李文鼎,未经李伟健;雷勇;谢龙;李文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0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