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0342.9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8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龚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集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1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烙盘 内壳 本实用新型 顶盖 发热棒 底盖 隔腔 加热 横向成排 两端封闭 受热均匀 抽斗式 热辐射 最顶层 顶面 多层 壳体 腔室 敞开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盔炉,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的左侧、右侧和后侧之间留有隔腔;该锅盔炉还包括顶盖和底盖,顶盖和底盖将内壳和外壳的顶底两端封闭住,以使内壳形成一个前端敞开的壳体,并使隔腔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内壳内设有多层烙盘座,每个烙盘座的顶面均左右并排地设有两个抽斗式烙盘;每个烙盘座的下方以及最顶层烙盘座的上方均横向成排地设有多根发热棒,多根发热棒通过各自的热辐射从下方对其上方的烙盘进行加热,同时从上方对其下方的烙盘内的锅盔直接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的烙盘各部受热均匀,同一烙盘内的锅盔生熟程度可保持基本一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盔烙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锅盔炉。
背景技术
常见的锅盔炉,其锅盔盘与发热体直接接触,锅盔盘不仅容易被烧蚀,而且由于发热体加热集中在二者之间的接触部位,锅盔盘各处受热不均,导致锅盔盘内的不同部位的锅盔受热不均,产生同一盘内的锅盔生熟程度不一致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盔炉,旨在改善现有同类产品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盔炉,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和外壳均为型槽朝前设置的U型框体,外壳从后方套接于内壳的外围,其前端固定于内壳前端所设的外飞边上,其左侧、右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于内壳对应侧顶底两端所设的外飞边上,从而与内壳的左侧、右侧和后侧之间留有隔腔地固定于内壳上;
该锅盔炉还包括顶盖和底盖,顶盖和底盖分别固定于内壳的顶底两端,以将内壳和外壳的顶底两端封闭住,以使内壳形成一个前端敞开的壳体,并使隔腔形成一个封闭的、用于防止人体直接触碰到内壳的腔室;
内壳内设有多层烙盘座,所有烙盘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于内壳的左右两侧,从而水平地设置于内壳内;
每个烙盘座的顶面均左右并排地设有两个前后走向的滑腔,每个滑腔内均设有一个抽斗式烙盘;
每个烙盘座的下方均横向成排地设有多根发热棒,多根发热棒相互间隔地设于烙盘座的下方,其左右两端也均分别安装于内壳的左右两侧,以通过各自的热辐射从下方对其上方的烙盘进行加热,同时从上方对其下方的烙盘进行加热;
顶层烙盘座的上方还设有一组用于从上方对其顶面的烙盘进行加热的发热棒;
该锅盔炉还设有控制部,该控制部与发热棒和外部电源均电连接,以给发热棒提供电源,并对发热棒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优选地,内壳内还设有将其内腔隔成烙腔和控制腔的横隔板;
烙盘座和发热棒均设于烙腔内;
控制部设于控制腔内。
优选地,内壳的前端设有用于封闭各层烙盘座和烙盘之间的间隙的面板,面板将烙腔封闭住,以使其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室。
优选地,内壳的前端还设有与控制部连接的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将控制腔封闭住,以使其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室。
优选地,内壳内还设有与烙盘座一一对应的照明灯,每盏照明灯均通过灯座安装于其对应的烙盘座后端中点上方的内壳后壁上,以同时对其顶面的两个烙盘同时提供照明;
所有照明灯均与控制部电连接。
优选地,内壳的各面均设有第一散热孔。
优选地,外壳的各面均设有第二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在烙盘座下方设置了多根发热棒,发热棒与烙盘座和烙盘之间均相互隔离,不仅可避免烙盘被发热棒烧蚀,而且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对烙盘进行加热,从而使烙盘的各部均匀受热,进而使同一烙盘内不同部位的锅盔的生熟程度基本一致。此外,本实用新型就结构简单,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在各个烙盘座的上方设置照明灯,有利于观察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集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集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0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