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发电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0320.2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9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泉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板 控制终端 发电量 自动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接口连接 线路板 安装孔 过线孔 发电 匹配 可驱动设备 数据线连接 玻璃 框架边缘 自动监控 智能 电连接 预设定 智能化 太阳能 供电 驱动 输出 转换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发电窗,包括框架,框架上设置有玻璃,玻璃上、框架边缘上均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框架上设有过线孔,过线孔处设置有导线;框架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处设置有接口,接口内侧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自动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电路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接口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控制终端。上述控制终端与接口连接,来获取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判断发电量是否与预设定发电量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控制终端输出可驱动的设备;将可驱动设备与接口连接上,由太阳能电池板所发电为其供电。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吸收太阳能,还能够合理利用转换的电能,并且被自动监控,提高了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发电窗。
背景技术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随着绿色节能环保的发展,许多领域利用太阳能发电,比如窗。现有的窗户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但是受窗体结构的限制,导致太阳能发电板的发电量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发电窗,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能够吸收光线并转换电能,还能够根据发电量的量,去驱动适合的设备,提高了智能化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发电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两层玻璃,两层所述玻璃以及两层所述玻璃之间的框架边缘上分别贴合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处设置有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的导线;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内侧设置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自动控制电路,所述自动控制电路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智能发电窗还包括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接口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自动控制电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终端无线通讯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3G无线网络或红外线通信模块。
优选方式为,所述自动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电路电连接的充电电池和电池电量检测模块,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充电保护电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两层所述玻璃内设置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玻璃上贴设置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电阻膜。
优选方式为,所述玻璃上贴有导光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发电窗,包括框架,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两层玻璃,两层玻璃以及两层玻璃之间的框架边缘上分别贴合有太阳能电池板;框架上设置有过线孔,过线孔处设置有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的导线;框架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处设置有接口,接口内侧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有自动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电路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智能发电窗还包括控制终端,控制终端通过数据线与接口电连接。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终端通过数据线与接口连接,来获取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判断发电量是否与预设定发电量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控制终端输出可驱动的设备;控制终端从所述接口拆下,将可驱动设备与接口连接上,自动控制电路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电给驱动设备供电。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吸收太阳能,还能够合理利用转换的电能,并且被自动监控,提高了实用性。
由于自动控制电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终端无线通讯连接;使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发电窗可被无线遥控,让使用更加方便、智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泉,未经张晓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0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