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呼吸用供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0120.7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5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阳;蒋春梅;宋琼;张建全;许元恒;杨永生;余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B7/04 | 分类号: | A62B7/04;A62B7/10;A62B9/02;A62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219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瓶 压缩空气瓶 气瓶 模拟器 动态飞行 供气系统 供气终端 离心式 座舱 本实用新型 固定连接件 呼吸 单独更换 独立供气 分离设计 高压膜片 敏感元件 气体组件 无损安装 系统动态 转动惯量 座舱结构 过渡管 气瓶阀 转接头 硬管 转臂 转框 不锈钢 供气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呼吸用供气系统,采用氧气瓶组和压缩空气瓶组与供气终端的分离设计,采用氧气瓶组和压缩空气瓶组放置在转臂上,将供气终端放置在座舱内部,中间采用气旋转接头连接,大大减少座舱的负载,有利于减少整个系统的转动惯量,提高系统动态响应;氧气瓶组、压缩空气瓶组和两个气体组件的位置设置,有利于将离心力对气瓶安装连接、核心敏感元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可认为几乎不受离心力影响;通过转框上设置的凹槽、软硬过渡管、不锈钢硬管、固定连接件等,实现了对座舱结构无损安装;设置高压膜片阀与氧气瓶组和压缩空气瓶组上的气瓶阀联合使用,既可实现两个气瓶同时供气,又可实现两个气瓶独立供气,能够单独更换气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人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呼吸用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用于飞行员进行过载训练,过载训练可以让飞行员熟悉持续高过载对身体的影响、掌握抗荷技巧、提高抗荷能力,以避免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避免此类飞行事故。
呼吸用供气系统为飞行员提供呼吸用压缩空气和氧气,同时为抗荷服充气提供压缩空气,是飞行员进行高G值过载训练不可缺少的设备,能够保障飞行员生命安全。
目前呼吸用供气系统集中在医疗行业,主要给病人提供呼吸用氧。其供氧方式有两种,一是气瓶供气,二是采用压缩空气站与分子筛PSA制氧。氧气瓶供氧利用定值减压阀将氧气瓶里的高压氧气减压至满足人体呼吸的压力,并配备加湿器满足病人长时间呼吸用。采用压缩空气站与分子筛PSA制氧可长时间连续供氧,直接生产满足人体呼吸压力所需的氧气,免去了更换氧气瓶的繁琐。此外,在特殊领域如潜水、消防、军事领域也有使用。其中潜水、消防领域主要供空气,由于要求供气时间较短,因此其气瓶容量较小,充气压力较低。军事领域主要是战机供氧,其气瓶容积小,但充气压力极高,并且能够承受过载与振动的影响。
医疗供气系统在地面使用,因此并未针对离心场(持续过载环境)作针对设计,此外,其用于病人长时间使用,因此其输出流量小,压力低,湿度大,输出压力不可调。战机呼吸保障系统能够在高过载环境使用,但是其为专用设备,成本高昂,并且需要专门的后勤保障,同时其设计安装与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具体结构不匹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呼吸用供气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呼吸用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离心式动态飞行模拟器呼吸用供气系统,安装在飞行模拟器上使用,飞行模拟器包括转臂、滚转框、座舱,供气系统包括:
安装在转臂上的用于存储压缩氧气的氧气瓶组、用于存储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瓶组、用于气体压力调整和气体流通管控的两个气体组件,两个气体组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氧气瓶组和压缩空气瓶组连通;
安装在座舱内的用于气体过滤、气体压力调整和气体流通管控的供气终端;
分别安装在转臂和滚转框上的第一气旋转接头和第二气旋转接头,第一气旋转接头和第二气旋转接头通过气管连通,两个气体组件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依次通过转臂上的第一气旋转接头和滚转框上的第二气旋转接头后再与供气终端连通。
采用氧气瓶组和压缩空气瓶组与供气终端的分离设计,采用氧气瓶组和压缩空气瓶组放置在转臂上,将供气终端放置在座舱内部,中间采用气旋转接头连接,大大减少座舱的负载,有利于减少整个系统的转动惯量,提高系统动态响应。
优选地,氧气瓶组、压缩空气瓶组和两个气体组件均安装在转臂上靠近转臂转动中心的位置。
氧气瓶组、压缩空气瓶组和两个气体组件的位置设置,有利于将离心力对气瓶安装连接、核心敏感元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可认为几乎不受离心力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01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空气质量检测功能的安全生产自救器
- 下一篇:一种呼吸隔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