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9316.4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3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前程;廖禹林;荆全民;林海若;陈琳;周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前程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宇峰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导管 冠脉介入 头段 尾段 本实用新型 球囊扩张 诊疗 压力传送通道 导丝通道 球囊结构 压力传送 延伸穿过 连接口 输送口 导丝 锥形过渡段 分开形成 段连接 字结构 操控 管口 腔内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具体涉及一种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分为头段、体段和尾段;所述头段的前端为锥形过渡段,其后为球囊结构;所述尾段通过锥形操控段连接所述体段,其后分开形成“Y”字结构的导丝输送口与压力传送连接口;导丝通道从所述尾段的导丝输送口延伸穿过所述体段至所述头段的管口;压力传送通道从所述尾段的压力传送连接口延伸穿过所述体段至所述头段的球囊结构的腔内;所述导丝通道与所述压力传送通道在所述体段内是相互平行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可代替目前操作繁琐的微导管,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具体涉及一种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年轻化。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占需要行介入治疗冠心病的20%左右,而微创冠脉介入处理CTO病变,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广泛被人们所接收和认可。随着术者经验积累和技术提高以及冠脉介入器械的改进,冠脉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已达到了80%-90%。在术者介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冠脉介入器械的改进能进一步提高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在冠脉CTO病变介入治疗的器械中,微导管被广泛应用于CTO病变正向或逆向途径的介入治疗中。微导管可辅助指引导丝通过CTO病变;微导管通过闭塞段后可经微导管交换工作导丝从而提高了后续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微导管通过闭塞段后可经微导管造影明确闭塞远端冠脉的解剖特点,为选择合适支架和支架的定位提供参考;微导管可辅助逆向指引导丝通过侧枝微通道到达闭塞远端逆向通过CTO病变。
但是,目前现有的微导管在使用时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指引导丝通过闭塞段或侧枝微通道后微导管无法沿导丝通过,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先保留导丝退出微导管,沿导丝送入小球囊扩张闭塞段或微通道后,再沿导丝送入微导管继而完成后续的操作,这样不但操作步骤繁琐,而且增加了治疗费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该微导管可简化繁琐的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节省了治疗费用。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分为头段、体段和尾段;所述头段的前端为锥形过渡段,其后为球囊结构;所述尾段通过锥形操控段连接所述体段,其后分开形成“Y”字结构的导丝输送口与压力传送连接口;导丝通道从所述尾段的导丝输送口延伸穿过所述体段至所述头段的管口;压力传送通道从所述尾段的压力传送连接口延伸穿过所述体段至所述头段的球囊结构的腔内;所述导丝通道与所述压力传送通道在所述体段内是相互平行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导丝通道的内层具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压力传送通道的内层具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压力传送通道的外层具有不锈钢丝编织网。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压力传送通道的外层涂覆有亲水聚合物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导丝输送口具有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压力传送连接口具有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球囊扩张功能的冠脉介入诊疗用微导管的进一步特征,所述锥形操控段表面有网格状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前程,未经王前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9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球囊溶栓导管
- 下一篇:用于拔除尿管的辅助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