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救护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8722.9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9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东;费三江;谢以幸;邓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屯达车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E03F1/00;E03F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杆 排水抢险车 大流量 救护 钢珠 顶端安装 固定架 滑动板 液压管 支撑板 水箱 下端 下口 水泵 抢险 本实用新型 方便操作 内部固定 上下运动 存储盒 固定式 液压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救护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包括主体和液压泵,所述主体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固定有滑动板,且滑动板的顶端安装有存储盒,所述主体的顶端左侧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侧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右侧下端安装有下口,所述下口右端连接有折叠杆,且折叠杆的内部均连接有钢珠,所述折叠杆的下端中部固定有液压管,所述折叠杆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板。该微型救护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通过启动液压管可以将折叠杆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钢珠,从而有利于工作人员通过支撑板进行固定式的抢险工作,因此可以防止工作人员进行抢险时发生意外,而且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高度,从而方便操作微型救护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抢险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救护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公知的工程抢险车大多采用架线借电或自带发电机提供照明和抢修工具的电力,再另外携带电焊机等抢修工具,底盘,底盘的大梁通过螺栓与副车架连接,副车架上设有车厢,其改进之处在于,副车架的前端安装随车吊,但是抢险车需要大流量的排水,才能满足现场危情需要,因此对微型救护抢险车进行援救设备改良。
市场上的一种微型救护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进行深入抢险救援时没有大量的备用管道,而且长时间露天存放容易被腐蚀,当进行大流量排水时上下容易产生意外,进行近距离抢险时容易发生飞溅意外从而造成工作人员受伤,抢险时空气间容易产生灰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救护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种微型救护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进行深入抢险救援时没有大量的备用管道,而且长时间露天存放容易被腐蚀,当进行大流量排水时上下容易产生意外,进行近距离抢险时容易发生飞溅意外从而造成工作人员受伤,抢险时空气间容易产生灰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救护的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包括主体和液压泵,所述主体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固定有滑动板,且滑动板的顶端安装有存储盒,所述主体的顶端左侧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侧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右侧下端安装有下口,所述下口右端连接有折叠杆,且折叠杆的内部均连接有钢珠,所述折叠杆的下端中部固定有液压管,所述折叠杆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下口的上端连接有上口管,且上口管的顶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中部安装有旋转盘,且旋转盘的上端连接有风扇,所述液压泵设置于主体的顶端右侧,所述液压泵的右侧连接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的上端固定有模型槽,所述下口的右侧中部安装有法兰,且法兰的上下两端连接有固定栓。
优选的,所述主体与固定架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固定架通过滑动板与存储盒之间构成为滑动结构,而且固定架与存储盒之间中心线相交。
优选的,所述主体与液压管之间为焊接,且钢珠通过折叠杆与液压管之间构成为折叠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口与法兰之间紧密贴合,且下口通过固定栓与法兰之间构成为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口管与支架之间为垂直结构,且上口管通过支架与旋转盘之间构成为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与模型槽之间为焊接,且液压泵通过升降杆与模型槽之间构成为升降结构,而且主体与模型槽之间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屯达车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屯达车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8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抢险车侧门拉伸结构
- 下一篇:移动式水质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