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种丝加工用蒸汽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7912.9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9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恒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D10/02 | 分类号: | D01D10/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312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箱 特种丝 蒸汽加热装置 底座 蒸汽管 加热 加热装置 内部设置 加工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摆动电机 加工设备 热量流失 循环加热 蒸汽输送 左右移动 保温层 集气罩 密封门 喷气头 支撑脚 合页 保温 蒸汽 相通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特种丝加工用蒸汽加热装置,涉及特种丝加工设备领域。该特种丝加工用蒸汽加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加热箱的正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密封门,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特种丝,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加热箱内部设置有蒸汽管,蒸汽管的顶部相通有多个喷气头。该特种丝加工用蒸汽加热装置,通过集气罩可以将加热箱内多余的蒸汽输送到加热装置,加热后再次进入加热箱,使加热箱形成一个循环加热环境,通过摆动电机可以带动蒸汽管左右移动,使蒸汽喷出更均匀,从而更加节能,通过保温层可以对加热箱进行保温,避免加热箱内的热量流失过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丝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特种丝加工用蒸汽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特种丝是指:应人们追求“新、奇、特、舒”,但又不是更换频繁的消费特点,在面料组合中掺入一种长丝,经巧妙组合及印染处理后的新型面料,其特点是可显示奇异的色彩效果,长丝,是化学纤维形态的一类,长丝是连续长度很长的丝条,在化纤制造过程中,纺丝流体连续从喷丝孔挤出,经空气冷却或在凝固浴中凝固成丝,成为连续不断的丝条,然后再经拉伸、加捻,或变形等后加工工序以供进一步加工应用,加热装置是特种丝后续加工常用的设备之一。
塑胶原料通过喷丝头喷出,凝固后得到数以千计或者万计的长丝,分股后进行牵伸,形成强度较高的长丝,在得到短纤前,需要多条分股的长丝进行合并再蒸汽定型,但是传统的特种丝加工用蒸汽加热装置耗能大、不环保,加热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蒸汽,装置密封效果大都较差,蒸汽会流出造成浪费,而且装置的保温效果不好,导致加热的时候热量散失快。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特种丝加工用蒸汽加热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特种丝加工用蒸汽加热装置耗能大、不环保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特种丝加工用蒸汽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脚,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正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特种丝,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箱内部设置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顶部相通有多个喷气头,所述蒸汽管的右侧相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蒸汽管的一端贯穿加热箱并延伸至加热箱的外部,所述出气管延伸至加热箱外部的一端与加热装置的右侧相通,所述加热箱和底座的连接处开设有通槽,所述蒸汽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牙板,所述齿牙板的底部贯穿通槽并延伸至通槽的内部,所述齿牙板的下方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表面与齿牙板的底部相互啮合,所述转动齿轮的内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底座的正面通过基座固定安装有摆动电机。
所述加热箱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底部相通有多个集气罩,所述集气管的背面相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集气管的一端贯穿加热箱并延伸至加热箱的后侧,所述进气管延伸至加热箱后侧的一端与加热装置的左侧相通,所述加热箱的内壁表面且位于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两个后导辊,所述加热箱的内部且位于后导辊的左侧设置有两个前导辊,所述前导辊的内部固定插接有第二转动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正面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前侧,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至底座前侧的一端与摆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背面和第二转动轴的正面均与的内壁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背面贯穿加热箱并延伸至加热箱的后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至加热箱后侧的一端表面且对应特种丝下方的位置固定套接有从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至加热箱后侧的一端表面且对应特种丝上方的位置固定套接有主齿轮,所述从齿轮和主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背面通过基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主齿轮的后侧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7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仿棉聚酯纤维的连续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BCF硅化丝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