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层介质膜上银纳米线电场模式的宽场超分辨显微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7147.0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7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向益峰;张斗国;王茹雪;王沛;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00 | 分类号: | G02B21/00;G02B2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邓治平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纳米线 多层介质膜 宽场 显微成像装置 电场模式 超分辨 光纤锥 泄露 本实用新型 超分辨成像 高数值孔径 本征模式 成像系统 传输过程 多层介质 角度辐射 显微物镜 远场成像 装置实现 电场 玻璃基 分辨率 光场 近场 油浸 远场 分辨 激光 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介质膜上银纳米线电场模式的宽场超分辨显微成像装置,包括:玻璃基底层(1)、多层介质膜(2)、银纳米线(3)和光纤锥(4);在多层介质表面的银纳米线存在一种的本征模式,电场主要分布在银纳米线两侧,通过光纤锥,590nm激光的可以近场激发银纳米线的模式,在光的传输过程中,光会泄露到多层介质膜中,并以一定的角度辐射下去,在基片下面用高数值孔径油浸显微物镜收集信号并在远场成像,在远场可以分辨银纳米线两侧的泄露的光信号,由于银纳米线直径在100nm以下,小于整个成像系统的分辨率,该装置实现了对银纳米线两侧光场的宽场超分辨成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分辨光学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层介质膜上银纳米线电场模式的宽场超分辨显微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显微技术是人们了解微观世界最直接的手段,光学显微技术将微观世界图像直接呈现在我们眼前,是所有显微技术中最直观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显微技术,但是传统光学显微技术受衍射极限的限制,分辨率只能到半个波长量级,这已经无法满足现今显微的分辨要求。近年来一些超分辨显微技术相继被提出并走向成熟,这些超分辨显微技术主要包括共聚焦显微技术,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受激辐射荧光淬灭显微技术,随机光重建显微技术等。上述主要显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局限性,其存在的问题为:
1、成本高。如,扫描探针显微技术需要造价昂贵的控制反馈系统作为支撑,而受激辐射荧光焠灭显微技术需要在共聚焦系统支撑下才能实现,同时对荧光分子,激发光源具有较高的要求。
2、扫描费时。共聚焦显微技术和扫描探针显微技术都是要对样品逐点扫描然后再成像,所需时间较长,无法对样品各处同时成像。
3、局限性。共聚焦显微技术对分辨率的提高较为有限;常用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如原子力显微镜只能提供固体样品的表面起伏图像;受激辐射荧光焠灭显微技术要想获得高的分辨率需要用超短脉冲光源,并对脉冲的发射时间作精确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介质膜上银纳米线电场模式的宽场超分辨显微成像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其利用了介质多层膜上面银纳米线的电场模式,实现了宽场超分辨显微成像。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介质多层膜上银纳米线电场模式的宽场超分辨显微成像装置,包括:玻璃基底层、多层介质膜、银纳米线和光纤锥;其中,银纳米线分散在乙醇中,滴在多层介质膜上,待乙醇挥发之后,用传输590nm激光的光纤锥靠近银纳米线,激发银纳米线的电场模式。
其中,所述的多层介质膜由厚度88nm高折射率介质Si3N4层和厚度105nm低折射率介质SiO2层交替组成,顶层SiO2层厚160nm,为缺陷层,一共14层。
其中,所述的银纳米线是直径为60nm的银纳米线,表面包覆有一层厚度为15nm的PVP保护层。
其中,所述的光纤锥是用通信波段的单模光纤通过光纤拉锥机制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原理为:一种基于介质多层膜上银纳米线电场模式的宽场超分辨显微成像装置,在多层介质膜表面的银纳米线存在一种的本征模式,电场主要分布在银纳米线两侧,通过光纤锥,590nm激光的可以近场激发银纳米线的模式,在光的传输过程中,光会泄露到多层膜中,并以一定的角度辐射下去,在晶体下面用高数值孔径油浸显微物镜收集信号并在远场成像,在远场可以分辨银纳米线两侧的泄露的光信号,由于银纳米线直径在100nm以下,小于物镜的分辨率,该装置实现了对银纳米线两侧光场的宽场超分辨成像。
本实用新型和现在有成像技术相比的优势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7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调焦机构
- 下一篇:三维扫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