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加工活塞环开口外棱边倒角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06324.3 | 申请日: | 2018-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9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标;唐景荣;吴显林;周庆敏;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金凯 |
| 地址: | 246005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环 棱边倒角 自动加工 安全隐患 磨刀砂轮 劳动密集型产业 叶轮 本实用新型 自动化加工 导向机构 工作效率 接料机构 磨削机构 人工手动 受力不均 送料机构 自身性能 自由开口 背板 倒角 磨削 支架 自动化 员工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加工活塞环开口外棱边倒角机,包括机架、支架、背板、送料机构、导向机构、接料机构和磨削机构。自动加工活塞环开口外棱边倒角机,合理利用活塞环自身性能,采用活塞环两侧自由开口作向导、进行两侧柔性百叶轮磨削的方式,实现了加工活塞环开口外棱边倒角的自动化,改变了现有人工手动利用磨刀砂轮机倒角的操作方式;杜绝了磨刀砂轮机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因手动操作受力不均造成的质量风险。它实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自动化加工,具有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安全隐患、降低产品不良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加工工件倒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活塞环生产过程中自动加工活塞环开口外棱边倒角的设备。
背景技术
活塞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开口面外棱边进行倒角加工。现有倒角加工方式是人工手动拿取活塞环一片一片地在磨刀砂轮机上进行碰角处理;其存在的问题有:1、手工操作、员工频繁重复一个动作,劳动强度大;2、一片一片地碰角处理,效率低下,人均班产只有5000片;3、由于操作过程中磨刀砂轮裸露且一直转动、员工又频繁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4、手工作业,倒角尺寸随员工不同、用力大小不同而不同,存在较大质量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加工活塞环开口外棱边倒角机,问题在于设计一种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安全隐患、降低产品不良的自动加工活塞环开口外棱边倒角的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加工活塞环开口外棱边倒角机,包括机架以及通过背板依次安装于机架上的送料机构、导向机构、磨削机构和接料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柱、导向组件和用于支撑活塞环方杆输料端的支撑角钢,其中导向组件和支撑角钢上下布置在限位柱远离磨削机构的一端,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用于活塞环开口导向的导向板和用于活塞环开口整合的三脚件,所述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柱中间留有用于所述磨削机构运转空间的倒角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用于固定的送料后悬臂和送料前悬臂,所述送料后悬臂上固定有用于支撑活塞环方杆送料端的尾端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送料推板的传动导轨,以及带动送料推板的气缸。
其合理利用活塞环自身性能,采用活塞环两侧自由开口作向导,实现对活塞环的送料处理,改变了现有人工手动利用磨刀砂轮机倒角的操作方式,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用于固定的接料前悬臂和接料后悬臂,所述接料前悬臂和接料后悬臂的底端定位连接有用于接料的接料杆。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杆采取倾斜方式,且接料杆尾端设有装载活塞环的方杆导向块。
进一步的,所述磨削机构包括由背板固定的磨削悬臂和通过调节滑台固定于磨削悬臂上用于驱动百叶轮的驱动件。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合理利用活塞环自身性能,采用活塞环两侧自由开口作向导、进行两侧柔性百叶轮磨削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加工活塞环开口面外棱边倒角,提高加工的效率;改变了现有人工手动利用磨刀砂轮机倒角的操作方式,实现了加工活塞环开口外棱边倒角的自动化,杜绝了磨刀砂轮机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因手动操作受力不均造成的质量风险;具有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安全隐患、降低产品不良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6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工程钢结构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铝铜带生产用清除毛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