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汽车后车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5420.6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9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增芳;张竞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曼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46 | 分类号: | B60S1/46;B60S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窗 玻璃面板 电热丝网 后车窗 滑动块 挡光 本实用新型 驱动控制器 清洗水箱 智能汽车 加强层 窗帘 光线感应器 两端设置 喷水支管 外侧表面 微型水泵 一端设置 自动感光 出水端 喷水头 智能化 除霜 端头 滑槽 拉簧 加热 清洗 镶嵌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后车窗,包括车窗主体,所述车窗主体的外侧表面镶嵌有玻璃面板,所述车窗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清洗水箱,所述微型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喷水支管与喷水头固定连接,所述车窗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挡光窗帘,所述滑槽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端头,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控制器,且滑动块的底部两端通过拉簧与挡光窗帘相连接,所述车窗主体是由加强层、电热丝网层和玻璃面板所共同组成,所述电热丝网层位于加强层和玻璃面板的正中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光线感应器、清洗水箱、滑动块、驱动控制器和电热丝网层,解决了目前汽车后车窗智能化程度较低,无法对车窗进行自动感光调节,无法对车窗进行除霜加热和清洗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车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汽车后车窗。
背景技术
车窗整个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车内采光、通风及司乘人员视野的需要而设计的。车窗按玻璃安装位置不同有:前、后风窗,侧窗和门窗。车窗的造型结构及质量对驾驶员的视野、乘客的舒适感、外形的美观以及空气动力特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车窗结构通常为曲面封闭式,在车身的车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用橡胶密封条连接。密封条起密封和缓冲作用,以防止因车身受力使窗框变形时不致损坏风窗玻璃。汽车的前、后窗,通常采用有利于视野而又美观的曲面玻璃,借橡胶密封条嵌在窗框上或用专门的粘合剂粘贴在窗框上。为便于自然通风,汽车的侧窗玻璃通常可上、下或前、后移动。汽车玻璃以前挡风玻璃为主。早在80多年前,玻璃已装在美国福特厂出产的T型车上,当时是用平板玻璃装在车厢的前端,使驾车者免除风吹雨打之苦。从这以后的几十年间,玻璃业逐步涉足汽车工业,创造了多种安全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等品种,极大地改善了汽车玻璃的性能。
目前的汽车后车窗智能化程度较低,无法对车窗进行自动感光调节,无法对车窗进行除霜加热和清洗,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和应用需求,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智能汽车后车窗。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汽车后车窗,解决了目前汽车后车窗智能化程度较低,无法对车窗进行自动感光调节,无法对车窗进行除霜加热和清洗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汽车后车窗,包括车窗主体,所述车窗主体的外侧表面镶嵌有玻璃面板,且玻璃面板的内侧安装有光线感应器,所述车窗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清洗水箱,且清洗水箱内部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喷水支管与喷水头固定连接,且喷水支管的铰接处安装有控制阀门,所述车窗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挡光窗帘,且车窗主体内侧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端头,且滑槽的下表面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控制器,且滑动块的底部两端通过拉簧与挡光窗帘相连接,所述车窗主体是由加强层、电热丝网层和玻璃面板所共同组成,所述电热丝网层位于加强层和玻璃面板的正中间。
优选的,所述喷水头共设置有五组,且喷水头位于玻璃面板的底部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拉簧与挡光窗帘的连接处设置有环扣。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与滑槽之间通过水平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线感应器与驱动控制器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汽车后车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曼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曼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5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