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水墙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05157.0 | 申请日: | 2018-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1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钧玉;居理;杨柯;赵为麒;宋迪;孙振亮;王建龙;朱爱东;林炳圣;郑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蓄热液体 本实用新型 空气源热泵 温度传感器 透明 建筑能耗 节能建筑 绿色建筑 气候特点 室内环境 制冷过程 舒适性 冷量 制热 填充 响应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水墙,包括:透明导热墙,透明导热墙的内部空间填充有蓄热液体;用于检测所述蓄热液体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为蓄热液体提供热量或冷量的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透明导热墙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室内环境的建筑能耗,并符合我国气候特点,并提高制热或制冷过程的舒适性,积极响应了我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国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蓄热水墙。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通常人员间歇在室的住宅而言,存在冬季、秋末、春初的白天太阳辐射为房间提供热量,而人员却不在室内,到傍晚人员回房间时由于蓄热性不足以及室外冷空气侵入,热量已经大量逸散至室外,出现夜晚采暖能耗高的现象;反之,这样的住宅在夏季、春末、秋初的白天虽然人员常不在室内,但太阳辐射强,加热室内家具、墙壁等,由于家具等有一定的蓄热性且室外热空气侵入,热量在室内堆积,导致人员到房间后空调能耗大且室内降温缓慢的现象。
以上情况,大大增加了建筑物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能耗;因此,怎样避免上述情况所导致的建筑能耗增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水墙,降低了室内环境的建筑能耗,并符合我国气候特点,并提高制热或制冷过程的舒适性,积极响应了我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国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蓄热水墙,包括:
透明导热墙,所述透明导热墙的内部空间填充有蓄热液体;
用于检测所述蓄热液体的温度传感器;以及,
用于为所述蓄热液体提供热量或冷量的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透明导热墙的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在实际应用中,本透明导热墙放在朝南的窗户或阳台门时,可以吸收太阳辐射,还兼顾室内美观,达到夏季尽可能遮阳,降低室内辐射量,从而降低人们晚上回家的室内制冷量;冬季尽可能吸收太阳辐射,并进行蓄热,为晚上回家的人们降低制热量。综上可知,从而降低室内环境的建筑能耗,积极响应我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国策。更优的,还可通过空气源热泵对透明导热墙进行冷量和热量的补充,将透明导热墙作为冷量和热量的辐射单元,提高室内环境制冷和制热过程中的舒适度。更优的,通过温度传感器来监控蓄热液体的温度来实现对空气源热泵的启动和关闭,从而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符合我国四季分明的气候,冬季、秋末、春初的气候寒冷,室外环境温度低于室内环境的温度;夏季、春末、秋初的气候较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明导热墙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弧形、三角形。
本技术方案中,透明导热墙的形状可为多种多样,从而与室内装修风格相适配,提高室内设计的整体感、美观和整齐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明导热墙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子透明导热墙;每一个所述子透明导热墙均填充有蓄热液体。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增加透明导热墙的结构设计感、立体感和视觉享受,可将透明导热墙设计呈多个子构造。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子透明导热墙的内部空间相通。
进一步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子透明导热墙的内部空间不相通,且至少两个内部空间不相通的所述子透明导热墙的内部空间填充有不同颜色的蓄热液体。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提高透明导热墙的构造美,增加视觉享受,可将透明导热墙设置呈多种颜色(因为从外观看,看到的是蓄热液体的颜色,通过设置将蓄热液体设置呈不同颜色来提高透明导热墙的色彩缤纷),还可提高透明导热墙的室内风格的协调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明导热墙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物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5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外墙保温层结构
- 下一篇:三明治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