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式气相色谱束管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4567.3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8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斌;苟忠;陈益能;侯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克德利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1/24;G01N30/24;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6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分析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 抽气泵 束管监测系统 标志气体 自然火灾 车载式 束管 分析模块 气相色谱 运载 本实用新型 爆炸危险 输入气体 依次连接 采样点 井下 抽出 分析 矿井 监测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气相色谱束管监测系统,包括:束管模块、抽气泵、气体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模块,其中,抽气泵、气体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模块均设置于车辆上,抽气泵、气体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模块依次连接,束管模块用于运载井下采样点的气体,抽气泵用于将束管模块中运载的气体抽出,并输入气体分析模块,气体分析模块用于对气体的组分进行分析,确定各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含量,并将各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含量输入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含量进行分析,确定爆炸危险程度,实现了一种车载式的束管监测系统,可以在紧急的场合中对矿井中的环境进行监测,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束管监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式气相色谱束管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束管监测系统可以对井下环境进行监测,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系统。
目前的束管监测系统中包括束管模块和分析模块,分析模块位于地面的分析室中,束管模块将井下采样点的气体输入分析模块中,分析模块用于对气体中的组分进行分析,确定爆炸危险程度。
但是,上述束管监测系统中,分析模块在分析室中固定设置,无法移动,在需要应急的场合中,例如,对已经发生爆炸的矿井进行监测,无法使用,应用场景较为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式气相色谱束管监测系统,以解决目前的束管监测系统的应用场景较为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式气相色谱束管监测系统,包括:束管模块、抽气泵、气体分析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模块;其中,
所述抽气泵、所述气体分析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均设置于车辆上,所述抽气泵、所述气体分析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束管模块用于运载井下采样点的气体,所述抽气泵用于将所述束管模块中运载的气体抽出,并输入所述气体分析模块;
所述气体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气体的组分进行分析,确定各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含量,并将各所述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含量输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所述自然火灾标志气体分别为:氧气、一氧化碳以及甲烷;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各所述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含量进行分析,确定爆炸危险程度。
如上所述的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气体预处理模块,所述气体预处理模块设置于所述车辆上;
所述气体预处理模块设置于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气体分析模块之间,所述气体预处理模块与所述抽气泵和所述气体分析模块均连接;
所述气体预处理模块用于去除所述抽气泵输入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和粉尘,形成处理后的气体,并将所述处理后的气体输入所述气体分析模块;
所述气体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处理后的气体的组分进行分析,确定各所述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含量。
如上所述的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采样控制模块,所述采样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车辆上;
所述采样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气体预处理模块之间,所述采样控制模块与所述抽气泵和所述气体预处理模块均连接;
所述采样控制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顺序将抽气泵从多路束管模块中采集的气体依次输入所述气体预处理模块中。
如上所述的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采样模块,所述数据采样模块设置于所述车辆上;
所述数据采样模块设置于所述气体分析模块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之间,所述数据采样模块与所述气体分析模块和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均连接;
所述数据采样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气体分析模块输出的各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含量,并对各所述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含量进行预处理,形成预处理后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克德利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克德利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4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