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苯酐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3647.7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3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邹侦宝;马新东;郑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泰市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焚烧炉 集热管 排气管 苯酐 尾气处理装置 一端设置 对邻苯二甲酸 本实用新型 二次利用 连通设置 尾气热量 制备过程 出气口 进水口 水加热 预热 加热 蒸汽 生产成本 连通 焚烧 溶解 输出 外部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塔本体和排气管,所述焚烧炉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塔本体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管的外部套设有集热管,通过在所述焚烧炉与所述塔本体之间连通的排气管外侧套设集热管,在所述集热管靠近所述焚烧炉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在所述集热管靠近所述塔本体的一端设置出气口,由此可将所述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尾气热量进行二次利用,将所述集热管内的水加热并输出热水或蒸汽,以供苯酐制备过程中其他需要热能的步骤中使用,比如在对邻苯二甲酸原料进行溶解时需预热温度,对萘进行加热时等需要热能的步骤。使热能充分得到了利用,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能源浪费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是邻苯二甲酸分子内脱水形成的环状酸酐。苯酐为白色固体,是化工中的重要原料,尤其用于增塑剂的制造。在苯酐提取过程中,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尾气均带有热量,如果能够将热量进行收集并二次利用,则可将收集到的热量利用到苯酐制备过程中的其他需要热能的步骤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尾气热量不能进行收集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苯酐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塔本体和排气管,所述焚烧炉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塔本体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管的外部套设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在靠近所述焚烧炉的一端,所述出水口设在靠近所述塔本体的一端,所述塔本体的顶部设有尾气排放口。
为了便于对所述尾气和喷淋进行分区,以便于尾气初次进行沉淀,之后再进入喷淋区进行清水喷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塔本体设有尾气区和喷淋区,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尾气区连通设置,所述尾气区与所述喷淋区连通设置,所述尾气区设在所述喷淋区的左侧。
为便于将所述喷淋区内所喷淋的清水进行排出和收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喷淋区的底部右侧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清水池连通,所述清水池设有泵,所述泵通过清水管道将清水抽入所述喷淋区,所述喷淋区的上方设有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上间隔设有多个喷头,所述泵通过所述清水管道将清水池内的清水引流至所述喷淋管道,所述清水池设在所述塔本体的外侧。
当所述尾气区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灰尘堆积,则需要停机进行保养清理,否则可能会导致排气管的堵塞,为能够保证不间断工作的同时,还能对所述排气管进行保养清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尾气区设为多个,且所述排气管也设为多个,各所述排气管均一一对应的与各所述尾气区连通设置,所述焚烧炉设有多个尾气口,各所述尾气口均一一与各所述排气管对应连通设置,且各所述尾气口均一一设有阀门,各所述尾气区均通过转接管与所述喷淋区连通设置。
为便于所述尾气区沉积的灰烬能够顺利排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尾气区的底部设为圆锥形结构,且所述圆锥形结构的锥尖朝下设置,所述圆锥形结构的底部设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通过灰烬管道与所述清水池连通设置,所述灰烬管道靠近所述出灰口的位置设有出灰阀。
为减少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尾气区和所述焚烧炉之间出现尾气泄露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气管的两端开口部均设有向内凹陷的槽口,所述排气管的两端面以及所述槽口的表面均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槽口的周向内壁上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均设有密封条;
所述焚烧炉和所述塔本体与所述排气管的连通部均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起管道,所述凸起管道与所述槽口相互配合设置。
为避免所述喷淋区排液口出现堵塞后导致所述喷淋区出现积液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液口的上方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清水管道与所述清水池连通设置,所述溢流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尾气区与所述喷淋区连通位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泰市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泰市中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3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青烟气的干式吸附处理系统
- 下一篇:脱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