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箱双输出轴同相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3356.8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花栋栋;浦一栋;承辰;陈瑞侠;刘振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1443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渐开线花键 长轴 输出短 输出 齿差 传动齿轮 双输出轴 齿轮箱 同相位 本实用新型 输入端 齿轮 啮合 相位一致 输出端 错齿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箱双输出轴同相位结构,包括第四齿轮、输出短轴、输出长轴,所述输出短轴和输出长轴的输出端具有相同的渐开线花键Z2,输出短轴的输入端具有传动齿轮Z1,输出长轴的输入端具有渐开线花键Z3,所述第四齿轮与输出短轴的传动齿轮Z1啮合,使传动齿轮Z1与输出短轴和输出长轴的渐开线花键Z2之间形成第一组齿差Z1/Z2;输出长轴两端渐开线花键Z2、Z3形成第二组齿差Z2/Z3,且第一组齿差Z1/Z2和第二组齿差Z2/Z3满足安装后的所述输出短轴和输出长轴的渐开线花键Z2相位一致。本实用新型在输出长轴两端渐开线花键采用错齿差结构,实现齿轮箱双输出轴同转速同相位运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出轴齿轮箱,尤其是一种保证同相位输出的齿轮箱双输出轴同相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调整双螺杆齿轮箱中双出轴花键相位的方法一般采用涨紧套法及花键后配法。涨紧套在长期工作中,容易产生疲劳变形,配合关系消失,引起传扭失效,导致生产线停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花键后配法靠制造工艺保证,需留一根输出轴在整机装配好后划线铣花键,加工工序繁琐,制造周期长,并且后期更换备件不具通用性,会给用户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齿轮箱双输出轴相位结构,实现了双输出轴同转速同相位运转,解决了目前调整双输出轴相位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齿轮箱双输出轴相位结构,包括第四齿轮、输出短轴、输出长轴,所述输出短轴和输出长轴的输出端具有相同的渐开线花键Z2,输出短轴的输入端具有传动齿轮Z1,输出长轴的输入端具有渐开线花键Z3,所述第四齿轮与输出短轴的传动齿轮Z1啮合,使传动齿轮Z1与输出短轴和输出长轴的渐开线花键Z2之间形成第一组齿差Z1/Z2;输出长轴两端渐开线花键Z2、Z3形成第二组齿差Z2/Z3,且第一组齿差Z1/Z2和第二组齿差Z2/Z3满足安装后的所述输出短轴和输出长轴的渐开线花键Z2相位一致。
所述齿轮箱双输出轴相位结构还包括输入轴、中间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过桥轴,所述输入轴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输出短轴啮合,中间轴与输出长轴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齿轮箱双输出轴同相位结构采用错齿差结构,且齿轮箱中以平键和花键连接方式传递扭矩,为刚性连接,不存在传扭失效的可能;零件都是装配前加工到位,工序简单可靠,保证零件的通用性。与以往的调整齿轮箱双输出轴同相位的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加工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双输出轴同相位结构示意图;
图2为花键模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双输出轴同相位结构,包括输入轴1、中间轴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第三齿轮5、过桥轴6,第四齿轮7、输出短轴8、输出长轴9。输入轴1与第二齿轮4啮合,第一齿轮3与第三齿轮5啮合,第四齿轮7与输出短轴8啮合,中间轴2与输出长轴9靠渐开线花键连接。
输出短轴8和输出长轴9的输出端具有相同的渐开线花键Z2,输出短轴8的输入端具有传动齿轮Z1,输出长轴9的输入端具有渐开线花键Z3,所述第四齿轮7与输出短轴8的传动齿轮Z1啮合,使传动齿轮Z1与输出短轴8和输出长轴9的渐开线花键Z2之间形成第一组齿差Z1/Z2;输出长轴9两端渐开线花键Z2、Z3形成第二组齿差Z2/Z3,且第一组齿差Z1/Z2和第二组齿差Z2/Z3满足安装后的所述输出短轴8和输出长轴9的渐开线花键Z2相位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3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